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一图教你看懂它的来龙去脉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一图教你看懂它的来龙去脉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很多种各式各样的收入统计,我们经常抱怨收入统计”失真”。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人故意隐藏财富,每当房价高企的时候,看看那些收入售楼处门前,不都是怀揣巨款等待购房的人群,如果收入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低,那他们的钱都是天上掉的?当然也不排除统计数据上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一定范围内的误差在统计学里是允许的。但我想可能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对这些统计数据不够了解,造成了我们认识上的偏差。

  日常生活中关于收入这块我们能看到的统计数据大体包括:税前收入、应税收入、税后收入、可支配收入,年收入,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收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这些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有些数据更是我们各种社会保障的缴存依据,将它们搞清楚对我们有益无害,下面我们就一起将这些数据理顺。

  首先,从类型上来说,税前收入、应税收入、税后收入、可支配收入、年收入这些是一类的,税前收入包括应税收入,应税收入包括税后收入。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社保制度。

  社保简称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要求企业主给每个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障。具体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中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是不需要个人交费的,其它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是个人和企业按一定比例缴费的。同时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是免税的。所以税前收入=税后收入+本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那么应税收入等不等于税后收入加上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呢?当然不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国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部分收入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比如即将要发的高温津贴、个人的稿费等等,这些都是免税的。所以应税收入=税后收入+本人的免税收入+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将税前收入、税收收入搞清楚,其它很多东西就简单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年收入=个人一年的税前收入;可支配收入=个人一年的税后收入;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收入=城镇户籍员工个人一年的税前收;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员工个人年的税前收;城镇私营单位(个体户等)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员工个人一年的税前收。

  将上面这些数据搞清楚之后,下面我们要搞清楚哪些数据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其实就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这个数据是作为我们社保的缴存基数。同时国家根据这个数据规定了社保缴存的上下限,养老保险缴存基数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的(60%-300%);公积金及其它四险的缴存基数上限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的300%,下限缴存基数为本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

  讲到这里我们在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通常感觉到自己的收入”被平均”了,因为国家国家最常用的数据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高于在城镇居民在岗工人平均工资,而城镇居民在岗工人平均工资高于城镇私营单位在岗工人的工资。同时城镇居民平均工资高于居民平均工资,居民平均工资高于非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所以国家使用的这个缴存基数是社会中总体平均数中最高的一个。下面是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其中非私营单位为74318元,私营单位为45761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