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为什么被收购(富士康并购夏普案例分析)

夏普为什么被收购(富士康并购夏普案例分析)

  2016年上 半年,鸿海收购夏普的新闻经常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终于在今年8月郭台铭终于完成了对夏普的收购,之后裁员、换将等一系列措施给夏普进行了大换血,在经历了3年的持续亏损后,夏普终于迎来了首次盈利,看来夏普对进行的一系列举措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看来夏普并非癌症 晚期,还是可以治疗的,鸿海这个外科医生实实在在的给夏普开了一刀。我们不禁感叹夏普这家昔日的家电巨头是如何沦落到被收购的。

  夏普是一家涉足广泛的电子巨头,旗下主要的产线有:电视、手机、太阳能电池、家用电器,已经传感器业务。手机在全面智能化时代到来以后,除了索尼日系手机全线掉队,夏普自然也不例外;夏普是最早研发出太阳能电池的厂商,但众所周知太阳能电池没有一家是学习的;家电业务包括空调、空气净化器、烤箱表现都不错,另外打印机业务也带来每年超过1300亿日元的营收,但问题最大的就是电视业务。

  因为判断液晶电视会成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因此巨额投资液晶面板工程,夏普巨额投资的堺液晶工厂如不开工每年会有千亿日元以上的赤字,而经营层为了掩盖投资失策的责任,仍坚持维持贩卖量以上的产量,再由夏普本社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购入,导致库存和赤字的累积。甚至在东日本大地震时,将当时已很少开工的堺工厂的亏损也计入震灾特别损失。除此之外在液晶面板时代到来以后,整个液晶市场竞争空前激烈,LG、JDI等都在LCD面板行业大打价格战,夏普的日子非常难过,直到最近LG取消多条LCD生产线以后,LCD液晶面板的价格才有所回升。

  日元的升值更是压死夏普的最后一根稻草,日元升值直接导致夏普显示屏失去价格优势,出口难度更大,不过运营不善,经济危机这些都是表现原因,更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要归结为日本企业的体制问题。

  夏普和松下、东芝一样是典型的日本“百年老店”,作为一家年纪过百的公司,体系臃肿是这些大公司的通病,这个病的直接症状就是大量的退休人员领到的退休金比在职员工还高,公司内部腐败严重,经常曝出财务丑闻,这直接导致运营成本高,这就是很多企业为什么营收很高,而利润却很少、甚至是亏损。

  因为资不抵债很多公司都在持续亏损,日本有很多这样的僵尸企业,明明每年都在亏损,政府却不能让他倒闭,因为一旦倒闭将有大量在职人员失业,还有一大批退休职员没有养老金,这会演变成社会问题,而因为日本企业一般是终身聘用制,不能随便裁员,上了年纪的人公司会给出一个养老的职位给他,这些拿着不低的公司,却没对公司做出任何贡献占用大量资源,最后成为日企承重的包袱。这样的公司制度导致日企不能像韩国企业那样轻装简行,另外还有管理层勾心斗角导致产品决策总是落后于市场,公司的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在相互较劲,在资源的整合调配、研发转化产品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碍,公司大量的精力、资源在内耗中被浪费,还哪有什么精力去与外界竞争。

  不仅是夏普,索尼、松下、东芝这些历史悠久的日企都面临这个问题,高层也明白问题,但没有人有能力改变这个腐朽不堪的机制,以SONY为例,索尼的CEO平井一夫上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施行“一个SONY”计划,目的就是要消除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公司的资源,让各个部门相互合作,技术共享,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但不到两年,姨夫就宣布“ONE SONY”计划已经测底失败,因为改革就会触动公司的既得利益者,即便是CEO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如果索尼能整合好自家的各项黑科技,将相机部门的部分技术运营到手机上,将walkman的音频技术拓展到xperia手机上,索尼手机将会变成多么完美的产品,然后这只能想想,病人往往很难自医,因为对自己不够狠,只有外人来给你做一个全身手术,病灶才能切除,而鸿海就很好的充当了外科医生的任务。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虽然名头很大,但富士康一直处在产业链的下游,利润和上游的终端厂商完全没法比,富士康一直赚的都是幸苦钱,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资源上涨,富士康的利润被大大压缩,不仅仅是富士康,中国还有大量亟待转型的工厂,富士康想要摆脱眼前这种局面,首先就要突破壁垒,夏普的品牌价值、技术积累、生产线都是鸿海迫切需要的,因此郭台铭不惜花6000亿日元收购夏普一半的股份。

  在完成对夏普的收购后,鸿海马上有了动作,在公司内部,先是将CEO换成了戴正吴,接下来就是一轮大裁员;对外,郭台铭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不遗余力的推销夏普电视,不仅对外推广,而且在公司内部也倡导员工购买夏普的电视;除此之外,他还对夏普电视的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10月14日夏普发布了4款不同尺寸的电视,这些电视搭载的系统由原来的定制系统换成了阿里YunOS系统,郭台铭多次强调,夏普要造的是互联网电视,而非智能电视,鸿海要将富士康制作和夏普的品质结合起来,通过阿yunOS打造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平台,将富士康、夏普、阿里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打造出最具有竞争力的互联网电视。

  郭台铭对夏普电视充满了信心,并表示今年最少能卖一千万台,对于他的预测,笔者是表示赞同的,夏普电视在高端电视领域表现不错,但局限与高成本,而且在中国智能电视的大潮流下,内容资源不足让夏普电视显得水土不服,销量不佳也是理所当然,但鸿海的到来改变了这个局面,夏普被收购后,因为采用自家的生产线,生产成本可以大大节约,搭载全新的yunOS系统后,内容资源也有了极大的扩充,这样无论是价格、内容、品质,夏普电视都变得极具竞争力,未来夏普电视的潜力不可小觑。

  鸿海收购夏普,这次持续三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今年落下了帷幕,日本昔日不可一世的电视巨头如今也被人收购,但夏普被收购只是一个开始,在此之前,美的集团就收购了东芝的白电业务,未来可能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难逃被收购的命运。长江后浪推前浪,强如诺基亚、夏普、柯达如果在时代的浪潮下没有及时做出应对,也只会被拍死在沙滩上,成为后来者的养分,如果不能自医,再大的骆驼也会被蚂蚁分食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