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杭州刺史,任杭州刺史期间修筑西湖大堤,疏浚六井,等等,西湖闻名于世。白居易还做过苏州刺史,期间挖山塘河,西起虎丘,东至长门,长达七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景给白居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苏杭可以代表白居易心目中典型的江南。
当然,并不是说苏杭就等同于江南,因为江南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固定概念,而是在不断演变和融合文化因素的。最早的江南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很不一样,主要是指长江中游以南、南岭以北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中南部到湖南、江西一带。江西南昌王腾亭、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除了三大名楼之外,与以前在江南的鄂南、湖南、江西等地也有一定的关系。
先秦时期,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大规模开发,南方最强大的楚国以杜英(今湖北荆州)为中心,向外扩散。此时的江南主要是指楚河以南,也就是今天长江中游的湖北南部、湖南、江西等地。此时的江南和后世的繁华江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景象,人烟稀少,到处都是野地。如湖南沅湘地区曾是三闾大夫屈原在楚国的流放地。
长江在江西省(以湖北、安徽为界,以长江为界)的走向基本是东西向,但在即将进入安徽省的时候,开始流向东北,安徽省的长江流向西南-东北,所以两岸大致可以分为东岸和西岸,东岸就是我们常说的江东。“思项羽至此,拒渡江东”中的江东就是这个意思。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就是江南子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然后天下三分。吴栋占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建业(南京)为都城,后来的东晋、南朝都以南京为都城。在这种情况下,南京逐渐成为江南的中心,江南的地域内涵也逐渐向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转移。
初唐时,唐太宗李世民将天下分为十路,其中就有江南路。江南道覆盖的区域非常大,包括湖南、江西、安徽、江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贵州、重庆东部等地。这是区划意义上的“江南”,只是江南路太大,不好管理。唐玄宗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在天下十道的基础上,变为十五道。江南路分为三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贵州中路。这也意味着“江南”的地域内涵开始发生变化。
江南东路包括江苏省、江南、上海、浙江大部、安徽惠州、福建等地,江南西路包括湖北东南部、湖南大部、江西、安徽南部等地。晚唐至宋代,苏南、浙北太湖平原一带总体上成为“江南”的主体,尤其是南宋的杭州。
都,杭州及周边地区因为特殊的地位外加京杭大运河的水运便利,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了,顺便说一下,在金庸老先生的《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师傅“江南七怪”性格各异,很有意思,他们都是来自浙江嘉兴。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扬州和徽州(今黄山),扬州虽然位于长江北岸,但是说它是江南城市,应该都不会有疑问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没了扬州的江南总不是那么完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解。徽州一样,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分子,缺一不可。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清朝入主中原后曾将原明朝南直隶所辖区域改为江南省,大体上包括今安徽和江苏两省,尽管当时的行政区划如此划分,但是把长江以北地区称为“江南”,相信大家是不同意的,最多就是像扬州这样临近长江的地方还是没有问题的。就和不能给“江南”划出清晰的边界一样,江南文化的边界也是模糊的,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范围的。烟花三月,梦里江南,在人们心中,江南不仅仅只是美景,还有富饶和鼎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