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
“今天的房间已经被玩家提前预定了,我们正在为他们准备道具和脚本。”9月19日上午,在成都春熙路商圈第一城B座15楼,一家名为“play plus”的公司。
在剧本探索博物馆的剧本杀店,三名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场景,摆放酒水。"算上酒水,玩家人均游戏费在100元左右."
今年中秋第一天,大邑县安仁古镇的“乐静印象任剧游戏”剧本杀体验馆也生意兴隆。“所有的假期都被预订了,球员们今天已经在路上了。我们主要在这里提供两天一夜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当记者致电询问节日消费情况时,该店工作人员表示。
市区门店的即时体验,郊区两天一夜的沉浸式消费,成为城市年轻人全新的娱乐休闲选择。此前,从公众评论中捕捉到的一组门店显示,截至今年1月,成都共有708家线下门店,位居全国第一,超过上海和北京。但成都电影剧本杀行业人士表示,随着青年群体消费模式的变化,成都电影剧本杀行业正处于转型期,要形成高质量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还有很多路要走,尤其是资本化的探索。
如何破解“小而散”?
做好服务和社交黏性是关键
剧本杀,起源于英国,是一种以剧本为核心,由(DM)游戏主机引导完成整个游戏的现实生活角色扮演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线下娱乐方式,它以其独特的社交体验和游戏链接吸引了众多“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中国线下桌游店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
记者在成都随机搜索了几个点,发现总能找到相关脚本杀店而不出格。在门店集群的背后,成都成为全国“剧本杀”消费中心。
目前成都的剧本杀店大小不一,有的店占地几十平米或100多平米,有的则占地几千平米。而较大的剧本杀体验馆往往不选择在市中心开店,租赁成本成为直接原因。因此,一些大型剧本杀体验馆选择在市中心以外的地段开业。
具体来说,成都剧本扼杀了消费市场的哪些行业痛点?据成都“麻将亲密接触”剧本杀体验馆负责人杨涛介绍,去年成都剧本杀体验馆只有120家左右,现在有1000多家。其中存在“老而小”的现状,部分剧本杀体验馆设置在居民楼内,处于野蛮生长态势。同时,成都剧本杀店面的增速甚至超过了玩家的增速。最近行业内出现了博物馆转让的现象,小型店面往往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市场趋势变化的影响。此外,一些投资额度更高、占地面积更大、服务水平更好的剧本正在扼杀博物馆,设计感、舒适感、豪华感不断提升,不断刷新消费者的体验感。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加速行业“老小”的清零。
“从本质上来说,剧本杀行业非常注重剧本的质量,有些地方过于注重元素的演绎。这种现象应该避免。剧本杀的本质是剧本的沉浸式体验,要注重服务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粘性的培养。”“麻将亲密接触”剧本杀体验馆负责人杨涛说。
如何做大做强?
提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在成都市成华区孟想星球文创园107号,“环球魔幻沉浸剧场”正在吸引一些对剧本消费体验有更高要求的年轻人。“目前我们店里有几千件新衣服,很多都是限量版的。”在店铺的服装版块,“全球魔幻沉浸剧场”创始人李咏介绍了自己运营剧本杀体验馆的想法。
在剧本杀圈里,剧本是一家店的“看家本领”之一。对于“盒装副本”,任何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城市限量版”,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可以买两三个体验馆;“专属图书”是这座城市唯一的稀缺资源。这意味着,谁拥有一个好的独家或限城剧本,谁就能在行业内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给玩家更多的选择。
“我们将主动走出去,对接全国各地的剧本展览和行业峰会的剧本资源。我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剧本编剧,打造原创IP内容创作团队,打造三大沉浸式消费场景:‘沉浸式剧场、沉浸式推理、沉浸式文化旅行’。”李勇的意图是将门店推向规模和品牌的发展道路。她承认,因为是新店,前期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行业内专业人才稀缺。
剧本扼杀店铺,走规模化、品牌化之路。你觉得资本市场怎么样?近日,来自上海的剧本游戏和沉浸式娱乐公司“侦探笔记”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系列融资。消息发布后,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我们团队也在和一些投资机构、行业组织联手,关注以剧本杀等为代表的体验经济赛道的潜在投资标的。通过访谈发现,成都部分小剧本杀店创业者,更倾向于单纯做好心态,缺乏资本化理念,对行业上下游格局认知有限。没有对产业链的深度思考,就很难有敏感的资本市场意识。”长期关注成都剧本创作行业的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报道称,预计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市场规模将达到154.2亿元。“它是否占据了产业链的上游?剧本供应稳定吗?如何保持产品的回购率?能否利用声光电技术的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新的消费体验和想象空间?”陈超表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或者说成都剧本如何扼杀创业团队做大做强,都值得思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实习记者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