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洪承畴、吴三桂,同为降清名将,祖大寿在降清后似乎没有那么大“风头”。不可否认的是,祖大寿及其祖家将,在降清后,确实不遗余力地为大清效力了。然而,想到当初在宁远、大凌城的英姿,我始终不认为祖大寿对不起大明。
比之洪承畴、吴三桂,同为降清名将,祖大寿在降清后似乎没有那么大“风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祖大寿“销声匿迹”了。
事实上,祖大寿“调转枪口”的速度比洪承畴更快,决心更大。
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的“风头”不及洪承畴、吴三桂罢了。
急切地“带路”建议
1642年五月初五,洪承畴、祖大寿等人正是举行投降仪式,对皇太极俯首称臣。
洪承畴在降清后,尚有一段“适应期”,其间,没有替大清提出什么建议,干什么事。
祖大寿则不同,他很快就“适应”了过来,立刻投入为大清效力的工作中。
降清不久,祖大寿及其义子祖可法,就接连写信诱降吴三桂。
诱降三桂无果后,皇太极再次发起了一次绕道入关作战,劫掠各地。
然而,如果不能攻破宁远、山海关,仅仅只是绕道入关,大清始终难以在关内扎根。
为此,1643年正月,祖大寿提出了“带路”建议。
要入关,还是要先取山海关五城!明朝文武官员的能力,各城的虚实,兵力的强弱,臣都很清楚!应立刻攻取中后所,收取吴三桂家属,使其“心动”。其余中右所、中前所、前屯卫,一鼓可平!同时,宁远的吴三桂确实不好打,但山海关的军队都是乌合之众!如果切断山海关与宁远的联系,先破山海关五城,吴三桂在宁远又如何能站稳脚跟?
这个建议,是针对山海关明军夜战能力不足的特点,先取山海关等五城,孤立宁远,迫使吴三桂投降。
祖大寿的建议极其凶狠,有可能立刻打开局面,皇太极当即采纳。
然而,皇太极尚未及实施此策就病逝了,此计只能暂时搁置。
其实,祖大寿“洞悉”关宁明军虚实,洪承畴又如何不“洞悉”呢?
只不过,祖大寿调转枪口更快而已。
清军入关后祖家将的表现
祖大寿的计策未及实施,形势很快就风云变换了。
李自成入京,吴三桂降清,大清的主要对手一度变成了农民军。
祖大寿的祖家将们,在随后的作战中表现仍然很积极。
祖大寿的几个儿子,祖泽润、祖泽洪、祖泽清,养子祖可法,均先后率军与农民军、南明军作战,并参与平定姜瓖等降将的“反正”,战功颇多。
大清对祖家将领战功的认可
后来,乾隆作《贰臣传》,以此来记载先后为明清两朝效力的官员。
其中,乾隆对这些“贰臣”作了分裂。
降清后“唯务厚禄,再无建树”的官员,全部被编入“乙类”;而降清后积极为新朝效力、立功的官员,被编入“甲类”。
其中,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清、祖泽洪、祖可法,全部与洪承畴等人一道编入“甲类”。
由此来看,祖大寿降清后“销声匿迹”,只是一个错觉罢了。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错觉呢?
形势突变,祖大寿本人的谋略价值下降
与其明将不同,祖大寿世代在辽东,是宁远大族。
从其祖辈开始,祖大寿就一直在辽东地区效力。
当明清角力的战场在辽东时候,祖大寿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比如,后金军攻占广宁后,祖大寿只带6、700兵去觉华岛,就能聚集数万人,足见其能量之大。
而从祖大寿在明、清时的献策来看,论及对辽东军务的熟悉,两朝无人出其右。
然而,由于形势突变,吴三桂降清后,满清迅速入关,祖大寿的价值就下降了。
比之只对辽东军务熟悉的祖大寿,曾在大明作过兵部尚书,并曾长时间主持对李自成作战的洪承畴,对关内的情况则掌握得多得多!
祖大寿既不熟悉农民军的作战特点,也不熟悉关内明朝官民的想法,更不了解关内的山川地势,其价值大打折扣了!
战术价值下降
祖大寿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将领。
直到孙承宗时期,40多岁的祖大寿才受到重视,成长为名将。
经历20多年的明清战争,降清时,祖大寿已经60多岁了。
如果是婴城而守,老将尚可从容应对,但要在广袤大地上长途跋涉,就力不从心了。
而且,祖大寿漫长的军事履历中,其赖以成名的是守城战。
满清入关后,一直处于进攻状态,大军长途奔袭,横扫南北。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军事经验,还是个人精力,祖大寿恐怕都是难以达到要求了!
可以“分其力”
同时,祖大寿的力量,是可以“拆开”的。
祖家将,很早就曾有拆开来分头作战的传统。
当年,卢象升威震天下,所依仗的,除了手下的“天雄军”外,也依赖祖宽等人所率的部分祖家辽东军。
因此,不需祖大寿直接指挥,其诸子、养子,都可自率一军,参与清军作战。
这么作,既能使大清发挥祖家的军事力量,也能更放心。
毕竟,祖大寿本人是祖家将的核心,而且,他曾降而复去,始终难以令大清完全放心。
将祖家军拆开来用,既好用,又放心,大清当然要这么干!
只是,由此,祖大寿本人的“功绩”,就不显著了。
总的来说,由于入关后形势的变化,祖大寿本人发挥的作用不及洪承畴、吴三桂等人而已。
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祖大寿及其祖家将,在降清后,确实不遗余力地为大清效力了。
然而,想到当初在宁远、大凌城的英姿,我始终不认为祖大寿对不起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