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的火炮厉害吗(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火炮差距大吗)

康熙时期,大清的火炮水准至少在表面上依然与西方非常接近。然而,100多年后,当英军来攻时,大清的装备却与对手完全不在一个时代。在工业革命后,当西方的技术优势足以使其克服“客场劣势”、“规模劣势”时,大清根本无力阻挡了!

康熙时期,大清的火炮水准至少在表面上依然与西方非常接近。

然而,100多年后,当英军来攻时,大清的装备却与对手完全不在一个时代。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康熙时期的火器水准与西方已有差距,但差距不大

康熙二十五年,荷兰国王遣使来华,进贡“璠肠鸟枪”,康熙令火器家戴梓仿造10支,回赠荷兰来使。

由此来看,当时的西方火器虽然先进,但大清要制造出来并没有问题。

“引进+改造”,正是康熙朝火器发展的实际反映。

与后来的历代清帝不同,康熙是比较开放的,他十分注意通过西方传教士来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同时,严峻的国防压力,也使康熙对火器的制造和装备十分重视。

当时,康熙的对手们都有一定的火器水准。

吴三桂、耿精忠都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红衣大炮。

郑氏政权则保持与荷兰、英国的长期联系,保持着相对先进的火炮能力。

准噶尔也曾聘请瑞典人(当时瑞典的火炮水准是欧洲最先进的)制作火炮。

为了应付这些对手,康熙深知“军中火器,甚属必要”,十分重视火器的研制和制造。

自康熙十一年至康熙六十年,仅中央制作的各种火炮就达905门。

由于康熙朝的战事既发生在南方山地,又在沿海岛屿,既在茫茫草原也在雅克萨这样的坚城,因此,康熙朝的火炮种类丰富,其中,既有红衣大炮,也有冲天炮、字母炮及奇炮等新型火炮;既有大口径重炮,也有各类便于携带的轻型火炮。

总体上,康熙朝的先进火炮,已主要是“引进+改造”,虽与西方最先进水准有稍许差距,但总体上在同一水平线上。

然而,康熙年间的火器水准,却已是鸦片战争前大清火器的最高水准了。

停滞、倒退

如前所说,康熙重视火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部压力。

三藩之乱,直接要推翻大清;噶尔丹则提出了对北方的统治权,这些都是“伤及国本”的威胁。

然而,在击败噶尔丹后,虽然大清与准噶尔的战争仍持续了数十年,大小金川、张格尔之乱、白莲教起义都威胁着大清,但其威胁与吴三桂、噶尔丹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自康熙晚年开始,对火器的态度已经由积极发展转为防范。

不但新的研制停了下来,各军,各地,要装备何种火器,需要朝廷在指定,按照前朝留下的样式、尺寸铸造。

可以说,火器的研制、发展基本停滞了下来。

184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这一年,齐齐哈尔请求造炮,道光帝下谕按照《皇朝礼器图式》中“神威大将军炮”的样式尺寸“详细估计”。

神威大将军炮是康熙二十年制造的铜炮!

可见,大清除了重制160年前康熙时期的火器外,已经拿不出任何新东西了!

当然,根据作战需要,大清此后仍然研制了一些“新型装备”,比如抬枪等,但基本上都是在康熙朝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没有实质突破。

到乾隆年间闭关锁国后,与西方的联系基本上维持在最低水准,大清不但落后了,还不知道自己落后了。

更可怕的是,不单只是停滞,大清的火器水准还出现了致命的滑坡。

首先,是制造能力的滑坡。

清代的火器制造,此后都要按照南怀仁等人铸造的“模”铸造,不但完全没有创新能力,而且,翻铸的次数越多,误差越大。

到道光年间时,“头尾周径不能算合,任意大小,一位一式”,康熙朝的火炮连抄都抄不会了。

其次,是大量先进装备的“失传”。

由于只是按照规定“复制”,因此,许多没有被“抄”的装备,大家连知都不知道。

比如,大清很早就研制出了爆炸弹。

可是,由于在演习和实战中较少使用,后来大家都不知道大清还有这样的装备!

因此,鸦片战争时,英人有多种炮弹,清军只能使用实心弹,至于威力较大的爆炸弹,连林则徐都不知道大清有这样的炮弹!

再比如,戴梓曾发明了“连珠火铳”。然而,由于被“器藏于家”,没有正式装备,在“乾隆中尤存”,后来居然就失传了。

100多年间,大清的火器水平在停滞、滑坡。

而这100多年,西方的火器水平,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西方火器突飞猛进的160年

1690年,康熙取得了乌兰布通之战的胜利。

提出北方统治权的噶尔丹败亡,大清压力顿减,此后,康熙朝,乃至大清的火器发展停滞了下来。

就在2年前,法国人发明了管套式刺刀。

1703年,法军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管套式刺刀,此后,这成为西方军队的标配。

这是拉开中西方步兵差距的一次发明。

此前,由于火器需要近战掩护,因此,军中需要大量的长枪手等冷兵器。

这种情况下,中西方的火器比例差不多,都是冷热兵器5:5上下。火枪,本质上只是弓弩的替代品。

管套式刺刀普遍装备后,西方的火枪兵近战能力大增,已能脱离冷兵器掩护独立作战。

由此,西方军队的火器装备比例迅速提升,由此带来了军队结构和火力密度的革命性变化。

1818年,英国研制了火帽,1835年,德国研制成打击点火药,引燃火焰,发射弹头的机柄式步枪,也就是击针枪。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装备博克式步枪,就是这类击发枪。

用这种火枪,射手可以以任何姿势(卧倒、跪地,或者在行进)射击!

这也就意味着,在对射时,只能站立射击的清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

枪上的差距拉开了,火炮的差距就更大了。

同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冶炼技术、生产的飞跃。

十八世纪末,西方开始用搅炼工艺锻铁,可以锻铸铁,到1829年,可以用鼓风炉的余气进行预热鼓风,使熟铁产量增加到3倍。

因此,西方的铸铁、锻铁产量迅速提高。

1720年,康熙年间,英国的铁产量为2万吨,1806年为25万吨,1850年达到250万吨!

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都已经能用生铁、铜铸造各种滑膛前装火炮,并依其口径、长度之比例和性能特征,区分出加农炮、榴弹炮等;炮身由几百斤、几千斤直至万斤;口径从几英寸到十余英寸;炮弹有实心弹、燃烧弹、散弹,火炮射程一般在1000-2000米,每分钟2至3发炮弹。

这使中西方的火炮完全拉开了差距。

不仅在质量、工艺上差距明显,即便在数量上,双方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如前所说,康熙朝四十六年铸造各类大炮905门,此后,大清的数量急剧下滑。

而在1812年的博罗季诺,一天之中,法军投入587门火炮,俄军投入640门火炮!

质量、数量,双方的差距彻底拉开了!

有差距不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差距不能迅速追赶上。

再难以追赶的差距

其实,康熙年间的火器水平能与西方在“同一水平线”,是一轮“追赶”的结果。

火药、火器都是我国发明的。

火药、火器传入西方后,东、西方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火器。

然而,到嘉靖年间时,当葡萄牙的“佛朗机”、“鸟枪”进入时,大明已意识到需要向西方学习了。

通过学习,大明很快就掌握了这些先进火器,并能结合传统火器的特点加以改造。

因此,直到康熙时期,大清的火器水准仍然能比较轻松地与西方保持同一水平线。

然而,这一次落后所形成的差距,却再难以轻松追赶了。

因为,明代火器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对火器的需求。

自大明正统年间后,天下承平日久,没有发展火器的迫切需要,外加统治者“恐传习漏泄”,因此,传统火器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相比之下,西方各国间及内部则争战不已,火器迅速发展,因此,到嘉靖年间时,大明反倒要向西方学习了。

当时,双方在基础科学、制造能力上都差距不大,大明自然拿来就能用,毫无压力了。

然而,大清这一次,却很难追赶上。

这一次的差距,源于西方科学技术、工业能力的大发展!

大明拿着缴获的火炮,就能改出各种佛朗机,然而,大清即便拿着英军的武器,也是制造不出来的。

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冶金技术,双方都有决定性的差距。

更可怕的是,由于技术发展的加速性,西方的技术实际上仍在加速发展,装备的革命性变化仍在继续,因此,鸦片战争后,很长时间内,大清与西方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仍然在拉大。

在火器上,康熙时期,大清就已经是“追随者”了。

当时,西方的技术虽有优势,但不足以克服“客场劣势”、“规模劣势”,成功侵略大清。

因此,在解决了几个主要威胁后,在清统治者看来,西方技术虽好,但并不足以威胁大清,反倒是内部统治的压力比较大。

因此,大清放弃了“跟跑”,转而通过束缚手脚来维系自己的统治。

结果,在工业革命后,当西方的技术优势足以使其克服“客场劣势”、“规模劣势”时,大清根本无力阻挡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