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短暂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简述造成西晋灭亡直接原因)

西晋武帝司马炎未吸取汉朝“七国之乱”的教训,仍然在国内采取分封制,并且分封的司马氏子弟都有兵权,造成日后内战“八王之乱”的隐患。晋武帝不听臣下之言,执意立痴傻的儿子为太子。太子即位后为惠帝后,实权在有野心的皇后贾南风手里。

众所周知,三国最终被西晋统一。但西晋并没有成为强盛的大一统皇朝,其统一仅仅维持了二十多年,随后而来的则是混乱程度超过汉末三国的东晋十六国。

后世认为西晋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晋的皇族司马氏“得国不正”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西晋是司马家篡夺曹魏江山而建立的政权,灭亡季汉和东吴的国力基础也是曹魏奠定的,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天下确实算是“得国不正”。

那么司马氏“得国不正”为什么会成为西晋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呢?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往往是通过武力建立的,即所谓的“打天下”。

在用武力创建江山并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开国君臣可以通过战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利益再分配,支持开国和统一的利益集团也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正因如此,通过战争建立的朝代内部的利益关系比较和谐,基本没有内卷。

这样的大一统朝代在初期往往充满了活力与朝气,不会被内部的利益斗争内卷掣肘,敢于对外开疆拓土和对内变革制度,直到整个朝代国运发展达到了巅峰。

然而“得国不正”的司马氏没有通过战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较为彻底的利益再分配,利益集团甚至在西晋建立前就基本发展到头了,建立后陷入了内卷斗争之中。

利益集团的内卷导致西晋推行内外政策时屡遭掣肘,差点连东吴都没灭。

同样也是因为利益内卷,西晋统治阶层的腐化衰落速度在大一统朝代中堪称第一。

司马氏的皇权受到极大限制,各大士族门阀也是党同伐异,中央到地方充满了矛盾。昏庸的晋惠帝登基之后,各种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

综合来讲,“得国不正”导致司马氏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较为彻底的利益再分配,导致西晋建立后立刻陷入各利益集团的内卷之中而迅速衰落,最终短命而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