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印度女性口头中经常会用到“沙丽”的类似台词,后来在接受采访时,阎肃也表示,“沙里瓦”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就是个语气助词,和战斗民族常说的“乌拉”或者我们国内人唱曲常用的“咿呀咿呀哟”、“呀呼一呼嘿”意思差不多
《西游记》幕后,两女一男出演玉兔精,“沙里瓦”是什么意思?
看过《西游记》原著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吴承恩所著的原版《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是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来到灵山,取经飞升成佛。
而杨洁导演在1986年改编的《西游记》版本中,只提取了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章节改编上映,这里面除了拍摄条件的限制外,原版很多磨难也确实没什么代表性。
比如师徒磨难中有很多不是针对唐僧,是菩萨安排给手下徒弟的,86版电视剧第8集《坎途逢三难》,在灭了黄袍怪、收了沙和尚后,第三难的四圣变化试真心。
明显就是安排给八戒的,与其类似的还有天竺国剧情,其实在原版小说里,唐僧在这一集还挺危险的。
不过杨洁改编后,凸显了玉兔温柔的性格,就让观众以为这关没什么大事,就是小兔子想吃唐僧肉。
顺便吐槽一句,诸位有没有发现,86版《西游记》中,唐僧离灵山越近,遇到的女主就越温柔、还知书达理,咱也不知道咋回事。
尽管对原著来说,天竺这一难的代表性并不高,但观众看得却极为起劲,因为这集不仅气氛欢快,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和美女,算是杨洁导给大家发的一波小福利。
不过当时拍摄中有很多冷知识,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
1.花费一年才拍完整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86年《西游记》上映时,整部剧并没有拍完,比如天竺国的剧情就是在1987年4月份才开拍的,而且花费了一年时间才完成。
剪辑完毕后已经是年底11月份,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拍摄场地问题,由于镜头有一部分需要在泰国完成。
所以剧组先在云南拍了一部分,冬天又到了泰国连着把最后一集“灵山成佛”的镜头一起拍了。
至于如何分辨哪一个镜头是国外拍的,那就要看主角,“玉兔精”露脸的画面都是在云南拍的,唐僧结婚时的远景和不露脸镜头。
大部分是泰国拍的,因为11月份主演李玲玉根本就没去泰国参加拍摄。
2.演员选择和“玉兔精”替身
这一集剧情中的女主角李玲玉原出生自上海,后加入北京越剧团,与杨洁的第一次合作也在越剧团,只不过当时两人并不认识,后来北京越剧团被解散。
李玲玉寻求新的发展,辞别影视行业加入了东方歌舞团,主要研习的就是东南亚音乐和舞蹈。
1986年,《西游记》拍摄到后期急需一位“玉兔精”演员,而且这位艺人必须有出色的形象和气质,还要唱跳俱佳,最好是会印度舞。
正当杨洁因找不到合适女主而着急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份宣传李玲玉舞蹈的报纸,立马拍板让她试镜,这一试也就成了荧幕上最美的玉兔。
当然,也不能说最美,毕竟剧情里还有嫦娥出镜呢,邱佩宁虽然只露脸了十几秒,但在各方面依旧碾压李玲玉,谁让人家气质太有仙气了。
另外,在这部剧中,替身演员也有很多,光女主就有三位替身,不知各位有没有看出来?
她们的镜头分别在:
首次出场的公主骑在大象上,其实这段当时是在泰国拍的,李玲玉根本不在剧组,所以大象上的演员根本不是李玲玉,而是泰国博大洋行的职工庄云。
之所以李玲玉会出镜,是因为近景射箭的场景是在云南拍的,剪辑的时候杨洁远景结合,很难看的出来。
第二位替身出场是在身份暴露后,玉兔精破窗逃走,这一段也是替身完成的。
尽管李玲玉当时表示可以拍摄,但剧组窗户道具是一次性的,为了保证拍摄一次成功,杨洁还是选择了更有经验的替身。
这位武打替身的名字叫徐霆雷。
第三位替身名叫马丽珠,她出演的剧情是玉兔精跳河,当时这个场景是在昆明拍的,原因是李玲玉第一次拍摄出现了穿帮,可服装只有一套。
湿透了没法再拍,第二天李玲玉回到了上海歌舞团,这段镜头就是在回国后补拍的。
另外,马丽珠最初也是观音大士左大玢的替身。
3.《天竺少女》风靡国内
玉兔精这一段章节里,最火的配乐当属公主和唐僧在举行婚礼时的《天竺少女》,整部剧在国内上映后,这首歌立刻风靡大街小巷。
不少女生都会跟随这段音乐学学印度舞,而在拍摄时,由于李玲玉的舞蹈主攻方向和歌唱功底,这首歌从唱到跳都是本人亲自完成的,属于相当罕见了。
《天竺少女》是国内词曲大家许镜清和阎肃联手创作的歌曲,在编曲方面,许镜清为了凸显异域风格,大胆借鉴了印度曲风,而闫肃也在原版歌词里加入了“沙里瓦”这句著名的唱段。
起初很多人对于这个词的解释为,印度语中“美丽”的意思,因为印度女性口头中经常会用到“沙丽”的类似台词。
后来在接受采访时,阎肃也表示,“沙里瓦”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就是个语气助词,和战斗民族常说的“乌拉”或者我们国内人唱曲常用的“咿呀咿呀哟”、“呀呼一呼嘿”意思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