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不过怎么办?

1、先来说说“为什么要给新生儿做听力筛查”?

给新生儿做听力筛查主要是 为了判断宝宝出生以后是否存在先天性的耳道损伤。主要是通过仪器来进行检测,准确度还是蛮高的,一般是在宝宝出生后2-3天做。

2、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因为第一次听力筛查是在产后2-3天做,也就是宝宝出生后,在医院的那几天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步骤:家长把宝宝抱去检查室,先安抚宝宝,可以让宝宝躺着(侧卧或仰卧都可以)使宝宝处于安静状态下,呼吸也是平稳的,然后医生会把检查听力的探头放入外耳道,逐一检查。

3、新生儿听力筛查不过怎么办?

如果宝宝是完全正常足月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一般都是在95%以上。

前面也说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是在宝宝出生后2-3天进行,如果没能顺利通过的话,在产后42天体检时,还会再给宝宝复查一次;如果仍然没有通过的话,那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的耳鼻喉科做进一步检查,查明原因了。

因此,如果宝宝刚出生时的听力筛查没能顺利通过,家长一定不要大意,要在产后42天体检时,记得再带着宝宝去做一次。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您。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多平台母婴原创作者,分享专业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关注,学习更多育儿知识。

嘴里跟鼻子通的两个孔叫什么名

那叫做鼻咽部

鼻咽部指腭帆平面以上的部分,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
nasopharynx)指腭帆平面以上的部分,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在其侧壁正对下鼻甲后方,有一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通中耳鼓室。在咽鼓管咽口前、上、后方有弧形的隆起称咽鼓管圆枕(tubal torus)。咽鼓管圆枕的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形深窝,称咽隐窝(pharyngeal recess),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在鼻咽后上壁的黏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

),幼儿时期较发达。6~7岁后开始萎缩,至10岁后差不多完全退化。

在鼻咽的两侧壁距下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有咽鼓管咽口 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此口呈镰状或三角形,鼻咽腔经此口通向中耳鼓室。咽鼓管开放时(如吞 咽或打呵欠),空气通过咽鼓管咽口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咽部感染时,细菌经咽鼓管传播到中耳,引起

中耳炎

。小儿的咽鼓管较短而宽,咽鼓管咽口与咽鼓管鼓室日在同一高度,故儿童患急性中耳炎远较成人为多。

咽鼓管

的后外1/3为咽鼓管骨部,前内2/3为咽鼓管软骨部,软骨部的内侧端环绕咽口的前、上、后方形成明显的隆起,称咽鼓管圆枕tubal torns,它是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在咽鼓管咽口附近粘膜内的淋巴组织称咽鼓官

扁桃体

ubal tonsil。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凹陷,称咽隐窝pharyngeal recess,是

鼻咽癌

的好发部位。

听力损失是什么意思

你好,听力知损失就是正常的听觉损失了,一般正常人的听力在25分贝以下,如果你的听力在25分贝以上,就是正常的听力损失了一部分,一般表现为听不到声音或者听到声音听不懂,这时候可能就有点听力损失权了,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

什么时候给宝宝做听力筛查比较好

(耳赵问答190149)北京市有一份关于0-6岁儿童听力检测干预指南,这份指南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在2017年的通知规定各助产机构应在新生儿出生48小时后至出院前对其进行听力筛查,对于初次筛查未通过的孩子,应在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此外,孩子所在儿童保健工作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对本机构的0-6岁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听力筛查。对于有家族遗传性耳聋或者曾经有听力筛查未通过情况的孩子,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听力筛查。

听觉剥夺是什么为什么单侧耳聋后会产生听觉剥夺

对称性听力损失(根据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的患者如果仅单耳佩戴助听器,那么未助听耳的言语识别率可能在随后的时间里呈进行性的下降,Silman(1984)将这种现象称作迟发性听觉剥夺(late-onset auditory deprivation)。他首先报道了44例双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男性,单耳佩戴助听器后4到5年有17例对侧耳发生显著的言语识别率下降,并提出这一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阈几乎没有改变。此后许多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并深入探讨了它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1996年15位著名听力学家组成的Eriksholm工作组讨论这些研究后认为采用听觉剥夺效应(auditorydeprivationeffect)描述这个现象更合适,并定义为由于声学信息的减少导致的听觉功能的逐渐下降。

1 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对象

早期的研究集中在中老年感音神经性聋(噪声性、老年性、耳毒性等)的患者,认为听觉剥夺效应只发生在中老年患者。Gelfand发现听觉剥夺效应也可以发生在儿童,但是由于儿童听觉系统和语言系统发育的作用可能会抑制未助听耳听觉剥夺的副作用,其言语识别率也可能并不表现为下降,而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但是其升高程度应低于助听耳。随后Dieroff报告贝例对称性传导性聋的患者(慢性中耳炎或耳硬化),一半单耳助听,另一半双耳助听,结果显示未助听耳的言语识别率明显低于助听耳,而双耳助听的患者其双耳的言语识别能力测试前后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传导性聋也可导致听觉剥夺效应。同样,一些研究证实听觉剥夺效应也可发生在混合性聋患者的未助听耳。总之,听觉剥夺效应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不同原因所致的听力障碍者。

2 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机制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双耳持续不等的声刺激是导致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主要原因。Gelfand等报道一组双耳中度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虽然双耳都未佩戴助听器,但其言语识别率均未下降。Hattori发现双耳交替佩戴一只助听器的儿童,其言语识别率与佩戴初并无差别,而只固定佩戴于一侧耳的儿童,其对侧耳则有明显的下降。Hood在调查一组梅尼埃病患者的听力状况时发现,单侧听力损失者患耳的言语识别率显著低于同等双侧听力损失的患者,而双侧轻度听力不对称者的较差耳也显著低于较好耳。Gelfand等认为未助听者在生活中通过提高环境声音的方式,如开大电视机或收音机的音量,使双耳都获得足够可听懂的声音刺激,可避免听觉剥夺效应。但是当患者一侧耳佩戴助听器后,不再需要增大环境的声音,未助听耳不能受到充分的声刺激,其耳蜗传至中枢听觉系统的信号较弱,因此受到助听耳传出信号的压制,久而久之大脑似乎放弃了处理未助听耳传来的信息,以致产生听觉剥夺效应。大脑产生听觉剥夺效应后的解剖生理改变,目前的研究都是通过动物实验间接获得的。周围性听力损失可能引起中枢听觉系统的神经元变化,包括神经元对声音偏侧性或空间定位反应的重组以及因为周围感受器传向大脑的信号衰减所致的突触萎缩、变性或神经传导通路的改变。比如耳蜗毛细胞从蜗底到蜗顶是按高频到低频分布的,因此听觉中枢系统的神经元也按一定的分布与之相对应。当耳蜗某个频率的毛细胞受损后,与之相应的中枢神经元转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产生反应,因此,推测原来固定的编码和解码关系被破坏,造成言语识别能力的下降。

3 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与听力损失程度的关系

目前的研究表明听力损失的程度与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存在联系。HurleyLgj在研究中发现单耳助听后言语识别率有明显下降者,其PTAI(500、1000、2 000Hz纯音听阈的均值)和PTA2(1 000、2 000、4 000Hz纯音听阈的均值)平均为46.2dB和58.1 dB,而单耳助听后未发生听觉剥夺效应者,其PTAl和PTA2平均为35.1 dB和46.0dB。统计分析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听力损失越大,越易发生听觉剥夺效应。虽然发生听觉剥夺效应者测试前后PTAl和PTA2分别上升了2.6dB和2.9dB,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么小的听敏度的变化不足以引起言语识别率的显著下降,助听器百问,也说明是中枢听觉系统对言语信号处理能力下降所致。不同的研究者报道的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率也有所不同。Silman报道为39%t:J,Hurley报道为250~L9],前者研究对象的PTAl和PTA2分别为50dB和60dB,而后者为36dB和46dB。可见听力损失越大,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率也越高。其他作者也有报道30%,7%的,原因在于所选病例的听力损失程度不同而已。一般认为PTA小于35dB则不易发生,因为耳蜗能够受到充分的声刺激。另外,有趣的是听觉剥夺效应多发生在左耳,Jerger等的研究表明右耳助听的患者有31%的左耳出现听觉剥夺效应,耳聋常识,而左耳助听的患者只有21%的右耳发生,而且双耳助听的患者中有2例言语识别率显著下降,均发生在左耳。虽然统计分析表明双耳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别,但也说明左耳似乎更容易发生听觉剥夺效应,这可能与大脑半球右侧优势有关。至于言语识别率下降的程度则因人而异,一项包括轻、中、重度聋的研究显示未助听耳平均下降7%,而助听耳仅3%,相反,另一项关于对称性传导性聋的研究显示有30%的下降。这些研究初步表明听力损失越大,言语识别率下降的程度也越大。

4 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时间

由于前后测试的间期可能为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确切时间尚不清。Silman等认为可在单耳助听后2年发生,有的甚至在10多年后才发生,平均为4年。也有研究者认为可在1年内发生,但需要7个月至5年的时间才有显著的下降,而此后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似乎没有进一步的下降。许多研究者都是在安静的环境下测得言语识别率的,而Gatehouse采用带有噪声的言语测试材料发现3个月后可有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因此用敏感的测试材料或着重考察高频的言语材料可以更早发现这种效应。许多患者不清楚自己听力开始下降的准确时间,因此也很难确定听力下降时间的长短与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快慢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年龄因素会影响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时间。

5 听觉剥夺效应的恢复及预防

一些双侧对称性耳聋而单耳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在另一只耳也接受助听后原来下降的言语识别率逐渐上升,甚至可以恢复到起初的水平。这个现象引起了听力学家的注意,通过研究发现部分听觉剥夺效应确实可以恢复。Eriksholm工作组将其称作听觉适应(auditoryacclimation),主要指由于声学信息的增加而引起的听觉功能的提高。Silverman报告1例单耳助听后6.5年发生听觉剥夺效应,在接受双耳助听后2.5年言语识别率获得部分提高,另1例在22个月后出现听觉剥夺效应,双耳助听后2.5年言语识别率完全恢复。Hurley(1991)在其研究的9例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而单耳助听者中发现,对侧耳也接受助听后有6例言语识别率得到提高,他们是实验中最年轻的。但他没有指出恢复的程度以及双耳助听与言语识别率恢复的时间间隔。Gel-fand报道6例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2例在单耳助听后2年发生明显的听觉剥夺效应,建议双耳助听后2年其言语识别率完全恢复到起初的水平。另2例有明显但只是部分的恢复,还有2例在6年后言语识别率才下降,虽然后来也接受双耳助听并佩戴了几年,但没有恢复的迹象。以上说明双耳助听后未助听耳的恢复是可能的,但不是一定恢复,也可能是显著的。Boothroyd在其研究中发现双耳助听后可有40%的提高。这些个案提示那些听觉剥夺效应发生较早,年纪较轻的患者恢复的快些,而且提高的程度可能大些。但是恢复的可能性还取决于那些已经习惯了单耳助听的患者是否会接受另一只助听器。Hurley的几例患者,尽管在双耳助听后言语识别率有明显的提高,但他们仍然拒绝继续使用第二只助听器。恢复的机制可能在于中枢听觉系统重新受到声刺激后新的神经连接形成,包括轴突末梢的延长或树突的生长,以及突触结构的改变或突触神经介质活动的变化。并不是所有听觉剥夺效应发生后都能恢复,所以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它的发生。对双侧耳聋者,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建议双耳佩戴助听器。假如患者坚持只戴一只助听器,则应该鼓励患者双耳隔日或隔周交替使用,并对听力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言语识别率下降就应佩戴助听器。总之,听力工作者认识听觉剥夺效应这种现象后,在指导听力康复中对高危者采取双耳助听,不仅可增加言语识别率,还可抑制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在于较好耳听力突然下降后(如突聋、手术后恢复期或永久性听力丧失等)较差耳有足够的言语识别能力承担言语交流的任务。我国现有2 000多万听力障碍患者,助听器佩戴率仅1%左右,而发达国家则达30%,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助听器的使用存在一些误区,甚至一些耳鼻喉科教材也认为单侧耳聋一般不需佩用助听器,双侧耳聋者给听力较好耳佩戴,没有认识到听觉剥夺效应在听力康复中的重要性。

6 将来的研究方向

虽然对听觉剥夺效应的研究已进行了10多年,耳聋预防,但其发生的确切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甚至Jauhiainen的报告不支持未助听耳会发生听觉剥夺效应。目前的研究多属于回顾性研究,今后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采用更多的言语材料的前瞻性研究。不仅在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还要在非对称性和单耳感音神经性聋以及混合性和传导性聋的患者中进行研究。同时除了言语测试外,也应采用声导抗和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建立动物模型可以使我们了解听觉剥夺效应发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改变。另外要进一步研究听觉剥夺效应恢复的机制,恢复时间的长短,了解影响恢复的因素以及预测能否恢复。

听力测试包括声导抗吗

您好,完整的听力测试包含声导抗,整个听力测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纯音测听

最基本的听力检查当属“纯音测听”,测试从声波被耳廓收集到开始,到声波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大脑听觉中枢的整条听觉传导路径。可了解听力正常与否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并作为诊断和处理依据。

二、声导抗

“声导抗”测试是通过声刺激所引起的中耳传音结构生物物理变化来观察听觉系统功能状态的一种客观测试方法。目的是检测中耳状况。

三、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是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反映出耳蜗不仅能被动地感受声音信号,而且还具有主动产生音频能量的功能。该测试可以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

四、言语测听

言语测听,指一种用言语信号作为声刺激来检查受试者的言语听阈和言语识别能力的听力学测试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否听懂言语是判断听功能状态的最主要的指标。检查受试者能否听懂言语,是对人类听功能评价的重要项目。

五、行为测听

行为测听:是专门评估小儿的一种听力学测试方法。包括行为观察法(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视觉强化(7个月到3岁的小儿);游戏测听(3-6岁的儿童)。

行为测听的操作重点,是给孩子选对测听方法,不能一味只看孩子真实年龄,要根据心理年龄来选择,随机应变很重要。如果孩子已经四岁半了,正常情况下应当选择游戏测听;但是如果他的智力、交流能力等只有两岁的发育水平,可能不太配合游戏测听,可选择视觉强化测听或两者结合测试。同样,如果小朋友七岁了,但是纯音测听不配合,可以选择游戏测听。

六、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听性脑干反应(ABR):是指听觉系统听到声刺激产生兴奋并伴随电位变化,可对从听神经到脑干听觉通路的病变进行定位诊断,在诊断蜗后病变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起源于听神经及脑干各个核团,接受刺激10ms内产生5~7个波,其中I、III、V波最明显,V波诊断听阈最重要。短声脑干电反应阈在2~4kHz与纯音行为听阈最接近。

正常情况下V波5.5~5.7ms出现,两耳V波潜伏期相差不大于0.40ms,I-V波间期不大于4.6ms。感音神经性耳聋ABR绝对潜伏期均延长。另外强调一下ABR测听短声仅反应高频听力,神经系统疾病ABR结果可异常。

七、听觉稳态反应测试

听觉稳态反应(ASSR):是用调制声信号诱发,反映相位与刺激信号相位具有稳定关系的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方法近似ABR。测试500、1000、2000、4000HZ 4个频率,具有频率特异性。可以评估初生婴儿、幼儿或无法配合行为测试的人群的不同频率的听力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希伯来大学的新设备如何帮助失聪人士听到声音

失聪人士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所谓的“鸡尾酒会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在拥挤,嘈杂的环境中辨别出其他人的声音。然而,一个新的设备可以提供帮助 - 通过他们的两根手指“使他们听到”声音。

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Amir Amedi博士的带领下,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12个志愿者(男性和女性)进行测试,年龄平均为29岁。所有人都说英语,虽然这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但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报道的听力问题。

志愿者的任务是听取25组10个简短的句子,所有这些句子都通过男性声音用英语说出来。音频中添加了分散注意力的背景对话噪音。

当测试对象最初仅使用耳机收听句子时,他们发现很难理解说话者在说什么。然而,当他们听到同时还将他们的食指和中指对着廉价的触觉反馈设备时,他们的理解得到了显著改善。

该装置称为振动听觉刺激器(Vibrating Auditory Stimulator),将低频语音音频信号转换为振动。科学家认为,通过允许他们使用他们的两种感官 - 听觉和触觉 - 来解释所说的话,它帮助了参与者。总而言之,它在感知响度方面产生了6分贝的改善。

该研究共同作者、波兰世界听力中心的Tomasz Wolak博士说,“通过‘听到一只手指’的能力可以极大地帮助听力。我们的方法表明,提供相同类型信息的多感官刺激(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听力之外通过触摸传达的口语)应该能在同一个大脑区域处理,最终预测多感官刺激(声音和触觉)应该能增强感知。”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改进这项技术,其最终目标是达到10分贝的改进标记。他们的论文最近发表在《Restorative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杂志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