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简单性能参数|电脑硬盘简单性能参数怎么看

电脑硬盘简单性能参数|电脑硬盘简单性能参数怎么看

电脑硬盘简单性能参数怎么看

方法如下:

第一:将硬盘标贴上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后,即可打开官网查询页面,显示查询结果;

第二:按产品包装上的PS/SN数码,直接去官网验证;

第三:也可使用测试工具软件,查看硬盘的技术参数信息,与商家网站页面参数比较;

第四:直接测试SSD硬盘的性能参数,与其商家标明的性能值比较,如性能差别不大即为正品;

第五:在官网商城或大电商网站,一般不会碰到假货的,即正规渠道的SSD硬盘极少有假货,最多产品性能稍有差别。

台式电脑怎么看硬盘配置参数

1、如果购买的是品牌机,可以直接在说明书上看到关于你电脑的硬盘型号。当然你也可以将主机机箱盖拆卸下来,然后在硬盘上面看你的硬盘型号。

2、使用设备管理器查看硬盘型号,鼠标右键点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然后在点击选择“属性”,依次在点击“设备管理器---磁盘驱动器”,就能显示出你的硬盘型号。

3、使用电脑管家检测,打开电脑管家,选择“工具箱”,选择“硬件检测”,点击“硬盘信息”就可以查到。

如何看硬盘性能

首先要看你用的是什么硬盘了,硬盘有两种

第一是机械硬盘,硬盘容量大,价格实惠,硬盘坏了保存的信息可以找回,机械硬盘是在市面上用的最广的,包括品牌电脑、服务器、工作站、移动硬盘等等都是用的机械硬盘,硬盘的快慢是由硬盘的转速、读取和写入的速度来决定的,机械硬盘分5400转和7200转,两种转速价格也不一样,不过差距不是很大,网上有测试硬盘的软件,可以下载一个测试一下,主要看读取速度和写入速度,测试完了可以到网上搜索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的硬盘怎么样,这是看自己的硬盘数据的方法。

至于要玩游戏快,那就不用纠结了,直接上固态硬盘了,最好上两个硬盘,一个固态硬盘装系统,一个储存数据,以免数据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了固态硬盘坏了数据是找不回来的,坏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有刚才让你装两个硬盘,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的速度要快的多,夸张点说是它的十倍,固态硬盘的好处就是速度快,非常快,很多人新买的电脑当场拆开换固态硬盘,市面用量也很大,尤其做组装机的,来买电脑的就一个要求,快,别人一听自然知道怎么跟你搞了。固态硬盘常用的也有两种分别是SSD接口和M.2接口,固态硬盘的速度测试跟机械硬盘的是一样,不一样是固态硬盘的速度不是固定在哪一个固定范围内,说太细你也不太明白,说点直接点,每一个品牌的固态硬盘的速度都不一样,就是不同品牌,硬盘的速度也有可能不一样,这个要看准,大概就这些,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可以参考一下 图1是M.2要有同样的接口才可以用,图2是SSD所有电脑通用

硬盘基本性能参数

1、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即average seek time,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寻道时间由硬盘寻道电机速度决定,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2、平均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即average latency,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头下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潜伏期当然也是越短越好了,潜伏期短代表硬盘读取数据的等待时间短,这就等于具有更高的硬盘数据传输速率。

3、道至道时间

道至道时间,即single track seek,指磁头从一磁道转移至下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也是越短越好。

4、旋转速度

转速是指驱动硬盘盘片旋转的主轴电机的旋转速度,目前IDE和SATA硬盘常见的转速为7200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每分钟旋转转数),SCSI硬盘、SAS及FC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为10000~15000rpm。

这也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参数,因为旋转速度越高,数据就可以越快速地被送到驱动器读/写磁头能够接触的位置。但转速提高也带来一些弊端,如噪声和发热量明显增大,工作状态下的抗冲击能力也有所下降等。

5、全程访问时间

全程访问时间,即max full seek,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单位为毫秒(ms)。

6、平均访问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即average access,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单位为毫秒(ms),通常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之和。

7、最大内部数据传输速率

最大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即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也叫持续数据传输速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注意不是MB/s)。它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间隔度)。

8、外部数据传输速率

外部数据传输速率,即ex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通称突发数据传输速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单位为MB/s。

9、缓存大小

缓存英文名为Cache,单位MB,是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目前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16~64MB,数据缓存大的硬盘在存取零散文件时具有很大的优势。硬盘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

1)预读取。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

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时,硬盘就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了,只需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

2)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

虽然这样做对于写入数据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数据还在缓存里时突然掉电,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对于这个问题,硬盘厂商们自然也有解决办法:掉电时,磁头会借助惯性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零磁道以外的暂存区域,等到下次启动时再将这些数据写入到目的地。

3)临时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数据。有时,某些数据会是经常需要访问的,硬盘内部的缓存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传输。

10、硬盘表面温度

硬盘表面温度是指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的情况。这项指标厂家并不提供,一般只能在各种媒体的测试数据中看到。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包括GMR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因此硬盘工作表面温度较低的硬盘有更好的数据读、写稳定性。对于高转速的SCSI、SAS、FC硬盘来说,一般应该加一个硬盘冷却装置,这样硬盘的工作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

11、MTBF

MTBF,即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h),时间越长说明硬盘的性能越好。

电脑硬盘的性能指标

一、容量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二、转速

转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三、平均访问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

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一般应在4ms以下。

四、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五、缓存

缓存(Cache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如何查看电脑配置硬盘等参数

一、怎么看笔记本电脑配置高低——软件方面

1、操作系统

电脑的同等配置下,运行原版的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还有就是英语原版的操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性及速度都有是关系的。原版的系统就是没有精简多的系统,就好比精简过的XP系统会比原版的XP系统快一些。

怎么看笔记本电脑配置高低

2、软件

笔记本电脑配置可以适当的优化的,一般用于文员办公的笔记本电脑,装一个精简版的XP和精简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应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图形设计人员,就需要专业的配置,尤其对显卡的要求,所以,升级软件:Microsoft DirectX 9.0 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3、处理器

用Intel来说,Atom最差,Core的,看型号越高越快。如5600没5800快,58000没8300快,8300没9400快,如果不玩大型的游戏,集成就可以了。

二、怎么看 笔记本 电脑配置高低——硬件方面

1、CPU

笔记本电脑配置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率越高,二级缓存就越大越快,未来的CPU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之分,这些都是影响着响应速度的因素。

2、内存

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

这个主要还是看处理芯片了,好比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

笔记本电脑配置要看硬盘的转速分为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

这个可是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同时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

6、电源、显示

电源只有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就可以了。而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现在人们都没怎么在乎。

7、主板

主要看抑噪和稳流稳压参数,然后PIC的端口参数(内存插槽数目,越多越好),北桥芯片、南桥芯片的处理速度,是否有集成显卡声卡否。USB接口,COM口等等,外置接口多少也是确定主板性能的一个参数,现在都配有2个或以上的USB3·0了。主板的选择是否合适要根据CPU,显卡,内存来选择,一般主板的选择是要考虑到CPU和GPU的更新换代的,这么跟你说吧,主板要换代,全部都得甩。

显卡:同内存,首先是类型,DDR2和DDR3,后者是主流,然后就是处理流(越多越好),核心数目(越多越好),显存容量(256-2048MB越大越好),带宽(64bit-512bit越大越好),散热功率,抑燥参数(电流抑燥参数与散热噪声,二者是越小越好),还有就是工艺(同CPU)。目前市场的显卡品牌只有A卡(AMD显示芯片)和N卡(NVIDIA英伟达显示芯片)。

硬盘:主要是看转速(5400转/分、7200转/分),转速与读写速成正比,看数据传输率(读写速度),一般大于16MB/S,越大越好,硬盘的性能能否发挥出来跟CPU和内存的缓存和处理Hz着很大的关系,二者是存在多方互补的。现在流行的是SSD,俗称固态硬盘(64G/128G/200G/320G),读写速度快了600倍到800倍,当然这个跟文件大小和主板通道及CPU处理速度有着很大关系。

电脑硬盘简单性能参数怎么看的

1、硬盘容量(Capacity)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

2、硬盘转速(Rotationl Speed)转速是指硬盘盘片每分钟转动的圈数,单位为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

3、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指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需要的时间,这是衡量硬盘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指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实际开始所用的平均时间。

5、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

怎么看硬盘的性能

磁盘性能越高,电脑进行读写的速度越快,运行系统越不卡、开机也更快。举个例子,比如两个电脑,一个磁盘性能低,一个磁盘性能高。高的开机时间短,而且运行系统不卡。低的开机时间长,运行系统卡。

如何看懂硬盘参数

老电源有的就没有标注,你可以把每路电流数乘以对应的电压数相加就能得到大致的功率,那个应该是最大功率不是额定功率。

1、在需要查看功耗的电脑上下载安装“鲁大师”工具,之后打开运行,然后切换到“硬件检测”界面,然后再点击左侧底部的“功耗估算”,

2、之后鲁大师会自动检测到电脑CPU、显卡、主板、硬盘、内存等型号,并会显示硬件功耗,我们只要选择一下自己使用的显示器尺寸即可(台式机不用去选择显示器),之后底部就可以看到估算出来的电脑功耗了。

硬盘看哪些参数

硬盘的性能指标:

一、容量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二、转速

转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三、平均访问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

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Latency),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一般应在4ms以下。

四、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五、缓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