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现在还有后裔吗?吐火罗是什么

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现在还有后裔吗?吐火罗是什么

本文目录

  • 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现在还有后裔吗
  • 吐火罗是什么
  • 吐火罗人的介绍
  • 月氏的吐火罗人
  • 大月氏人到底是不是吐火罗人
  • 吐火罗人真的会吐火吗
  • 吐火罗人是哪个国家的人
  • 吐火罗人的人种
  • 吐火罗人的起源迁徙

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现在还有后裔吗


从目前楼兰古城和罗布泊地区出土的干尸检测情况来看,楼兰古国的人是属于欧罗巴人种下的吐火罗人,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楼兰古国神秘消失于公元630年左右,楼兰人在之前有部分民众南移,其余皆不知去向。

据史料记载,楼兰古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罗布泊西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现在仅有一片废墟遗址。楼兰古国始建于公元前176年,八百多年后神秘消失。一直在汉匈之间充当摇摆不定的角色。

汉武帝时期,楼兰曾被汉朝降服,后又投靠攻击与汉朝作对。汉昭帝时期,楼兰将国名改为鄯善,并迁都扜泥城(新疆若羌)。魏晋时期,楼兰成为西域长史治所。东晋法显西行取经时,楼兰古国已经荒无人烟。

北魏灭鄯善国三百年后,楼兰古国神秘消失。楼兰早期受月氏统治,在匈奴打败月氏之后,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之后楼兰因缺水而陷入困境,楼兰古城最终因缺水而被废弃了,大部分民众南移,楼兰城只留遗迹。

(楼兰美女)

一百二十三年前,瑞典人赫定在罗布泊北岸发现楼兰古城遗迹,他从遗址中找出了几件木雕。两年后,赫定对楼兰古城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木简、纸文书和一些精美毛织品,赫定从木简上确定这就是楼兰古城。

1980年,考古学家穆舜英在罗布泊地区发掘出一具女性干尸。干尸出土时皮肤呈红褐色且富有弹性,眼窝很深,鼻梁高挺,身高不足一米六,容貌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的特征。这具干尸后来被人们称为“楼兰美女”。

经过基因检测,干尸的父系DNA遗传来自欧罗巴人种,而母系线粒体遗传却来自于东方女性。在此出土的其它女性干尸中,有些是黑头发,容貌更趋近备黄河人特征。楼兰美女的墓地有不少数字出土,还发现她有唇纹。

据此专家推断,楼兰美女可能属于古提人。从楼兰人使用的吐火罗语来推断,楼兰人与古提人肯定有某种联系。古提人曾征服过巴比伦,在四千年前建立过古提王朝,他们曾袭击巴比伦并统治美索不达米亚达百年之久。

古提人在之后不断向东迁移,最终在我国西北地区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月氏部落。大月氏人与楼兰人都使用吐火罗语,除此之外,在贵霜王朝被推翻后,一部分大月氏人带着佉卢文字东迁,最终被楼兰古国所接纳。

而且楼兰古国的国王安归、尉屠耆,公主曼头陁林的取名方式与大月氏人一样。在文献记载中,在四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已有欧罗巴人到达楼兰所在之地,而东方人种是在西汉时期才到达,干尸中具有明显的东方谱系。

(小河墓地)

2000年,考古学家对位于罗布泊孔雀河下游小河墓地进行全面发掘。小河墓地东距楼兰古城遗址约两百公里,小河墓地是由数层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早在1934年,瑞典人贝格曼就已发现完整的印欧人种木乃伊。

后来的研究发现,小河墓地发掘的古尸中,有三分之二左右有东方谱系特征。进行基因鉴定的样本大约有八十例,这些基因大多从骨骼和牙齿中提取。最后认为这一东方谱系发源地,是在中国北方到贝加尔湖的范围内。

在这些古尸中,还发现了南亚谱系。这说明,楼兰古国地区的人在从最早的印欧人,通过不断的通婚,原先的俄印欧基因慢慢被稀释,亚洲谱系也在下降。由此可见,若干年后的楼兰人种已经是具有多种基因的复杂人种。

(吐火罗人)

楼兰古城附近发现八角形土坯佛塔,此处出土过不少佉卢文文书及简牍等,这些文书和简牍被称为“罗布泊文书”。考古发现已经确认,早在四千年前,印欧人已经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一带,甚至已到达罗布泊孔雀河流域。

这些印欧人的文化,就是吐火罗人祖先的文化。吐火罗人起源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此文化源于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他们中一支东迁到阿尔泰山形成克尔木齐文化,之后分化出一支南下到达楼兰。

综上所述,楼兰古国的祖先是吐火罗人,而吐火罗人的祖先是印欧人种。经过四千多年的漫长发展演变,楼兰古国地区从最先的印欧人逐渐发展成后来的具有多种基因的复合人种。他们的后裔大部分南迁融入华夏民族当中。


吐火罗是什么


吐火罗是一种语言,叫吐火罗文
 原始印欧语言中的一种独立语言 。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了这种语言的残卷。后经考释,此语言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所使用的字母是中亚源自印度的婆罗米文斜体字母,时间可能在6~8世纪之间。
  吐火罗语的元音分简单元音与复合元音。辅音有喉音、腭音、顶音、齿音、唇音、半元音与流音、咝音、气音(声门音)、塞擦音。同梵语比较,真正的吐火罗语中缺少清送气音、浊音和浊送气音(而文字中加了些新的标音符号)。吐火罗语的时态有现在时、未完成时、加重过去时、过去时;语气有虚拟、愿望、命令3种。名词、形容词等有3个性:阳性、阴性、中性;有5个数:单数、对数、双数、复数、复合复数;格有双层结构:下层的格是主格、间接格、所有格、呼格(只限于西吐火罗语),上层的格是派生格,有具格、越格、随格、向格、从格、依格、因格(只限于西吐火罗语)。代词有人称、指示、疑问、不定等。还有副词。有基础动词与致使动词;语态有主动与中间两种;数有单数、复数,双数极少。

吐火罗人的介绍


吐火罗人,上古称为月氏,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发源于乌拉尔山和南西伯利亚,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最东到达河西走廊。汉代时期,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而西迁,征服了巴克特里亚以及恒河流域,建立了贵霜王朝。吐火罗人的Y染色体为单倍群R1a1a-M17。


月氏的吐火罗人


吐火罗人这个叫法是希腊人的他族命名,入侵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把帕米尔以西的人称作吐火罗(Τόχαροι),因为突厥语里吐火罗人所说的语言叫做twgry,即吐火罗语。根据美国爱达荷大学吐火罗语学者道格拉斯·亚当斯教授(Douglas Adams)的研究,吐火罗人可能自称akni,在吐火罗语里是“边境者(borderer, marcher)”的意思。月氏人征服大夏后,吐火罗人又指月氏人。「吐火罗国 在安息东北。汉为大月氏国。《西域传》:大月氏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南与?宾接。其初本行国也。随畜迁徙,居敦煌、祁连间。后为冒顿所破。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有五翎侯:一曰休密翎侯,治和墨城;二曰双靡翎侯,治双靡城;三曰贵霜翎侯,治护澡城;四曰?顿翎侯,治薄茅城;五曰高附翎侯,治高附城。五翎侯皆属大月氏。其后为吐火罗国,或曰吐豁罗,或曰睹货罗。元魏谓之吐呼罗,居葱岭乌墅河之南。《魏史》:古大夏国也,本在大宛西南,居妫水之南。大月氏分其地,居妫水北,地肥饶,少寇。后并为吐火罗国。太武时入贡。杜佑曰:一名土壑宜,都葱岭西五百里,在乌墅河南。乌墅河,即妫水也。唐贞观十五年,西突厥击吐火罗,灭之。龙朔二年,于吐火罗国所治遏换城,置月氏都督府云。翎、翕同。」


大月氏人到底是不是吐火罗人


在西方,月氏人被称为吐火罗人,并有这样的的定义: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发源于乌拉尔山和南西伯利亚,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最东到达河西走廊。汉代时期,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而西迁,征服了巴克特里亚以及恒河流域,建立了贵霜王朝。吐火罗人的Y染色体为单倍群R1a1a-M17。

更详细的论述是这样的: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传统领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疆界以北是天山,以南是昆仑山,疆界以东是戈壁滩,以西是帕米尔高原,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

汉字记录里描述的吐火罗人是大胡子、深眼窝和高鼻梁的人。他们对西域文明,乃至整个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西亚起源的小麦就是吐火罗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楼兰文明,对中国佛教史发生重大影响的龟兹文明,融会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吐鲁番文明,也是吐火罗人创造的。

但是,关于月氏人起源,中外学者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似乎占了上风的说法是:吐火罗人属于印欧语民族的一个早期分支,和后来的伊朗人—希腊人—拉丁人—日耳曼人,都是有区别的。

作为较早扩散的印欧语民族团,他们在印欧人最后一次全球扩散中,大量向东和向南迁徙。主要方向就是进入了印度北方和中国的西部与华北边远地区。

也有着不同的声音,即中国本土起源说。即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 中的“禺氏”,《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关于他们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人,《旧唐书》称其为戎人。《后汉书·西羌传》则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汉藏语系。

另外,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A.K.Narain)1990年提出,认为印欧语各族本身就是在今天中国西部形成的,因为月氏人从远古时代起就住在黄河以西和中国西域。有一些中国学者甚至认为他们起源于中国山西。

这些争论都很好,至少说明了在没有国家的概念之前,人类就完成了人种的融合。所以,以国家的概念套用远古的人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在有国之前,黄白人种就已遍布东方了,而且还是以融合的姿态出现的。所以,在研究这些人的身份问题时,我们不妨看看他们自己在国家概念出现后的态度。


吐火罗人真的会吐火吗


吐火罗人,上古称为月氏,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发源于乌拉尔山和南西伯利亚,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最东到达河西走廊。汉代时期,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而西迁,征服了巴克特里亚以及恒河流域,建立了贵霜王朝。吐火罗人的Y染色体为单倍群R1a1a-M17。
吐火罗人可能自称akni,在吐火罗语里是“边境者(borderer, marcher)”的意思。他们不会吐火。

吐火罗人是哪个国家的人


学界倾向于将吐火罗人比定为大月氏人,公元前2世纪中叶,他们灭掉以巴里黑(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为都城的大夏,于其地建国,是为贵霜王朝,吐火罗名称重新见于史籍。


吐火罗人的人种


自公元1980年起,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发现了21具蒙古人种和8具欧罗巴人种的木乃伊。古代DNA测试表明,这些木乃伊的父系Y染色体是原始欧洲人种的单倍群R1a1和母系单倍群C4,高频出现在阿尔泰山区的图瓦人和Altaians-Kizhi人中。青铜时代塔里木人的C离始祖类型仅一步突变,而他们的类型为现代西伯利亚东南的阿尔泰人群所共享,更为匹配的类型是中亚人群。韩康信的体质人类学报告也显示,塔里木木乃伊与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南西伯利亚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最接近。8具大约3千年八百年至1千年八百多年历史的女性木乃伊可能就是吐火罗人,不过其文化更像是凯尔特人。所以也有可能吐火罗人来自凯尔特人。公元800年的吐火罗语记录和壁画也在同一地理区域被发现。塔里木木乃伊与吐火罗壁画里的人物都是白皮肤、浅色眼睛和头发的人。但是壁画和塔里木木乃伊并未证实有直接关联,并且木乃伊的年代几世纪后吐火罗语才开始出现。另外,越早的欧罗巴人种木乃伊与南西伯利亚的木乃伊越像。2007年美国国家地理栏目的基因学家和人类学家斯潘塞·威尔斯(Spencer Wells)检查了塔里木木乃伊的DNA,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是欧洲人、中亚人和印度人等许多人种的聚居地,并非只有一个人种。塔里木盆地最古老的小河墓地木乃伊的DNA检测显示欧亚人种的混血始自铜器时代。距今3980年的小河墓地木乃伊的父系全部是西欧亚单倍群R1a1a-M17,70%的母系则来自南西伯利亚的C单倍群,还有少量的线粒体单倍群H和K。 小河墓地附近距今2500年到3000年的且末遗址干尸的父系也同样全部是西欧亚单倍群R1a1a-M17。自西欧亚以R1a1为主要标的青铜文化人群首先迁徙于南西伯利亚地域并同这里的以C等为主要标记的原著族群相互混合,并在其后南下进入中亚和塔里木地区,成为当地青铜文化人群之源。直到公元842年以后,维吾尔人才进入塔里木盆地,并同化了吐火罗人。


吐火罗人的起源迁徙


新疆出土吐火罗语文献表明,吐火罗人讲印欧语系的语言。尽管他们居住在印欧语系东方语支(Satem)分布区,但是吐火罗语却具有印欧语系西方语支(Centum)许多特点,与公元前1650—前1190年小亚(今安纳托里亚)赫梯人讲的印欧古语密切相关。例如:两者都用—r—作为中间语态后缀。所以吐火罗人有可能是最古老的印欧人民族之一,早在印欧语系东西语支分化以前,他们就从原始印欧人部落中分离出来。
吐火罗语的发现大大深化了人们对欧亚大陆古代民族分化迁徙的认识。就吐火罗人起源问题,国际学术界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激烈讨论。然而,吐火罗人究竟何时与印欧语西方语支的赫梯人、凯尔特人、希腊人分离?他们又如何千里迢迢来到塔里木盆地?迄今仍是一个谜。研究者对吐火罗人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近东起源说,英国语言学家亨宁 (W.B.Henning)1978年提出,认为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阿卡德人称其为“古提姆”(Gutium),亚述人谓之“古提”(Guti)。公元前2180年灭亡阿卡德王朝,后来推翻巴比伦王朝,主宰巴比伦达百年之久。亨宁分析了《苏美尔王表》记载的古提王名,发现这些名字具有吐火罗语特征公元前2082年古提王朝被苏美尔人推翻,从此在近东历史舞台上消失。亨宁推测古提人就在这个时候离开巴比伦,长途跋涉,向东迁徙到塔里木盆地。俄国学者加姆克列利茨(T.V.Gamkrelidze)和伊凡诺夫(V.V. Ivanov)深受启发,将印欧人的故乡定在近东,并从语言学角度描述了吐火罗人的迁徙。同时,公元前2000年住在巴克特里亚的雅利安人带到印度的梵语与吐火罗语都出现了非印欧语的借词。语言学家均认为这些借词应该很早独立的分别进入梵语和吐火罗语中了,因为印度雅利安人和吐火罗人并没有交流。这就说明那个时候吐火罗人还在中亚,没有进入塔里木盆地。
第二、西域本土起源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A.K.Narain)1990年提出,认为印欧语各族本身就是在今天中国西部形成的,因为月氏人从远古时代起就住在黄河以西和中国西域。
第三、南西伯利亚起源说,爱尔兰学者马劳瑞(J.P.Mallory)博士1989年提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考古文化是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所以马劳瑞推测吐火罗人的祖先是阿凡纳谢沃人。
上述研究主要基于比较语言学研究,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却是考古学证据。80年代初,海德堡大学教授耶特玛尔(K.Yettmar)全面分析了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之间中亚考古文化与西域民族的关系认为“塔里木盆地史前遗迹的发掘会很有希望。专家应该仔细研究作为中亚一部分的这里的同时代文明,向远东传播的路线应该经过这里。”
70年代末,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吐火罗人起源的研究,并在考古、语言和人类学三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考古发现已经确认,早在公元前2000年初,印欧人在新疆的分布已达天山东部的奇台,乃至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孔雀河流域。研究者相信,这些年代最早的、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考古文化,就是吐火罗人祖先的文化。吐火罗人究竟什么时候迁入新疆的?吐火罗文化又是新疆境内哪一类考古文化?为此,我们初步分析了公元前2000年至前1500年间在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终于发现解读吐火罗人起源的关键是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这个文化源于里海—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其中一支向东迁徙到阿尔泰山南麓,并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形成克尔木齐文化;从后者分化的一支南下楼兰,形成小河—古墓沟文化。而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则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结合的产物。本文拟分四节介绍我们的发现与研究,以期推动西域考古研究的深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