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设与调整
扭矩扳手是汽车维修必不可少的维修工具,那么扭矩扳手怎么使用呢,扭力扳手读数怎么看?扭力扳手使用要注意什么事项,相信有不少朋友都不知道,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下吧。
一、预置式扭力扳手的使用方法
1、选用合适量程的扭力扳手
预置式扭力扳手的使用中,首先要根据测量工件的要求,选取适中量程扭力扳手,所测扭力值不可小于扭力器在使用中量程的百分之二十,太大的量程不宜用于小扭力部品的加固,小量程的扭力器更不可以超量程使用;
2、根据工件所需扭矩值要求,确定预设扭矩值。
预设扭矩值时,将扳手手柄上的锁定环下拉,同时转动手柄,调节标尺主刻度线和微分刻度线数值至所需扭矩值。调节好后,松开锁定环,手柄自动锁定。
3、确认扭力扳手与固定件连接可靠并已锁定
用扭力扳手时,先将扳手方榫连接好辅助配件(如套筒,各类批嘴),确保连接已经没问题。在加固扭力之前,设定好需要加固的力值,并锁好紧锁装置,调整好方向转换钮到加力的方向,然后在使用时先快速连续操作5-6次,使扳手内部组件上特殊润滑剂能充分润滑,使扭力扳手更精确,持久使用。
4、扭力扳手加力方法
在扳手方榫上装上相应规格套筒,并套住紧固件,再在手柄上缓慢用力。施加外力时必须按标明的箭头方向。
手要把握住把手的有效范围,沿垂直于扭力扳手壳体方向,慢慢地加力,直至听到扭力扳手发出“塔”的声音,当拧紧到发出信号“卡嗒”(click)的一声(已达到预设扭矩值),停止加力。一次作业完毕。
此时扭力扳手已到达预置扭力值,工件已加力完毕,然后应及时解除作用力,以免损坏另部件。
在施力过程中,按照国家标准仪器操作规范,其垂直度偏差左右不应超过10度。其水平方向上下偏差不应超过3度,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保证其上下左右施力范围均不超过15度。
5、大规格扭矩扳手使用时,可外加接长套杆以便操作省力。
6、使测量结果因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差而产生影响,在测量时,应在加力把持端上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稳定力值, 然后再加点力,这样使用值更精准。
7、扳手是测量工具,应轻拿轻放,不能代替榔头敲打,不用时请注意将扭力设为最小值,存放在干燥处。扭力范围较广,在加固扭力时,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只需要设定其要求扭力值便可进行操作。
8、如长期不用,调节标尺刻线退至扭矩最小数值处。有利于保证扭矩的精度。
二、扭力扳手的读数方法
扳手的读数
2. 预设与调整作文素材
方法如下:
1.
打开pr,在准备添加预设效果前,现在视频轨道V1上添加视频素材
2.
在“效果”面板中找到预设文件夹,然后再去点击其前面的“展开”按钮
3.
接着点击扭曲文件夹前面的“展开”按钮,这样就可以找到扭曲入点预设
4.
在“效果”面板拖动“扭曲入点”预设至视频素材上,然后松开手指
5.
完成参数修改后,预设就添加成功了。
3. 预设与调整作文分论点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4. 预设与调整分论点
从修辞叙事的视角来看,情节的冲突性也会影响叙事的效果。
西方的修辞学逻辑是由分而合的逻辑,即因为身份的差异,冲突、矛盾乃至分裂的存在,才有了修辞、对话的必要性。
修辞叙事往往因冲突而起,担负着化解冲突的责任。
修辞叙事强调的是故事发展的过程性,通过矛盾的出现与化解实现对受众的卷入进而认同。
这同强调论点预设与证据铺陈的辩证叙事有着根本不同。
由此,中国故事的建构仍然要强调情节性,而不应将其创作成政论文体甚至说明文体,为了证明观点而损害了其叙事性。
修辞叙事对情节和矛盾的强调,其实力图复刻的是对话的原始情境,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是消解对立,化解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
5. 预设与调整作文
预设的情景可以先预设了一件事,这件事能说明自己的某方面的什么特点,然后再开始写自己。
6. 预设与调整效应
传统的扭力扳手演变为设定式棘轮扭力扳手,数显式的扭力扳手,预置式扭力扳手等等,虽然类别会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原理大致相同,下面分三个步骤去说明:
1、首先在扭力扳手上设定所需扭距值(由弹簧套在顶杆上向扭距释放关节施压),锁定扭距扳手开始拧紧螺栓,当螺栓达到扭距值后(当使用扭力大于弹簧的压力后)会产生瞬间脱节的效应。
在产生脱节效应的瞬间发出关节敲击扳手金属外壳所发出的"卡塔"声。
由此来确认达到扭距值的提醒作用。
(其实就象我们手臂关节成15度弯曲放在铁管里瞬间申直后会碰到钢管的原理一样)。
2、扭力扳手所发出的"卡塔"是由本身内部的扭距释放结构产生的,其结构分为压力弹簧,扭距释放关节,扭距顶杆三结构所组成。
3、扭力扳手在发出"卡塔"声后是提示以达到你要求的扭距值了。
二、扭力扳手使用方法
1、扭力扳手使用时,当听到“啪”的一声时,此时是最合适的。
2、在扭力扳手的使用中,首先要根据测量部品的要求选取适中量程,所测扭力值不可小於扭力器在使用中量程的百分之二十,太大的量程不宜用於小扭力部品的加固,小量程的扭力器更不可以超量程使用。
3、在使用扭力扳手时,先将受力棘爪连接好辅助配件(如套筒,各类批嘴),确保连接已经没问题。
在加固扭力之前,设定好需要加固的力值,并锁好紧锁装置,然后调整好方向转换钮到加力的方向。
4、测量时,手要把握住把手的有效范围,沿垂直於管身方向慢慢地加力直至听到到达已设定的量值后发出的声音。
在施力过程中,按照国家标準仪器操作规范,其垂直度偏差左右不应超过10度。其水平方向上下偏差不应超过3度。
5、為了不使测量结果因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差而產生影响,在测量时,应在加力把持端上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稳定力。
7. 预设与调整名人素材
孟子说仁义,梁惠王要利,孟子的观点是:仁义比利益重要。
惠王的观点是:利益更重要。
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然后王道行作为儒家基本经典文献的《孟子》,其说理方式一方面浓缩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说理方式的部分精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的某些同一性,本文拟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对话与独白----后对话阶段的权力话语
一个人的观点与思想表达出来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经常用的则只有两种,一种是书斋式的,通常被称之为“独白”;二是广场式的,也即“对话”或者“辩论”。
“独白”往往不需要事先表达“符号”本身的内涵,因为对于独白的主体来说这是没有必要的,他自己可以以自己认可的“符号”的意义去思考,真正的“独白”是追求一种内心的自我宁静,而且它的思考方式是反思式的,它不需要观众,它的表达实际上也不是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而是让自己了解自己,因此它的最高境界是“沉默”,是“无语”,因为到最后它没有必要表达了。它内心已经彻底宁静了。(突然感觉思想史上也许有很多高人因为达到“独白”的最高境界而“无语”,没有为后人留下任何史料而成为“思想史上的失踪者”---朱学勤语)
“对话”或者“辩论”则不同,首先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了解你自己的观点,同时说服别人相信你自己,而不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相反,它是一种具有冲动性的力量,具有侵略性与扩张性。它追求的是从“平等”(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否则就不是对话)到“霸权”(独占性),即时下流行的“话语霸权”与“权力话语”;其次由于是对话,因此它至少要涉及两个主体,因此对其中任何一个主体来说,你必须确定“符号”本身的内涵,因为对话与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另一个主体了解你的观点,所以你的话语的基本符号所指的内涵必须让人清楚,英文“对话”的单词“dialogue”的词根是“logue”,即“逻辑”,也就是说对话必须事先有双方都认可的“逻辑”,这里的逻辑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逻辑,也即语言之间不能出现逻辑矛盾,比如不能说今天是星期六同时也是星期天;其次是实质逻辑,即同一“符号”的内涵是双方都清楚的,这里的清楚或者是指无须表达的,即常识,或者指事先界定的,即共识。
下面我们以上述的两个标准来观察《孟子》一书的表达形式。从形式上看,《孟子》一书是“独白”与“对话”的结合,说它具有形式上的“独白”性,是因为书中很多观点表面上看不是说给别人看的,甚至有些观点是典型的“独白”即自问自答,如: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离娄章句上》)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这些在形式上都是独白即自己问自己回答。但是《孟子》中更多的表现形式是“对话”,即两个人之间进行交谈,对话的一方除了孟子外,在《孟子》中,作为对话另一方的人物包括:梁惠王,齐宣王,庄暴,邹穆公,藤文公,鲁平公,乐正子,陈相,墨家夷子,景子,陈臻询,孔拒心,齐王,万章,告子等人,但是从实际的内容上看,孟子与这些人的对话本质上都不是对话,更不是独白,而是道德与知识权威对权力或者另一种知识权威的训导,它实际上是一种话语取得霸权后的独断式的论述,因此从本质上讲,它甚至也不是表达思想的,而是类似于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与训斥。
它不是独白,一方面因为它是被表达出来的,书写出来的,而且不是自己书斋式的表达,而是一种宣讲的形式,它不断的寻找听众甚至是实践者。它表达的目的也不是基于一种内心的宁静,而是基于一种意识形态霸权的需要。因此它不断的寻找听众,而且企图寻找实践者,即“以道统势”,因此它注定要与权力接近。在上述对话中,我们发现的是很多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如梁惠王,齐宣王,邹穆公,藤文公,鲁平公。此外,它还要与其它的意识形态进行较量,消灭对手,即各种“道”之间进行竞争。在上述对话中,孟子与告子,墨家夷子,陈相等人的对话即是属于这一种。
它也不是对话,首先,真正的“对话”双方应该是平等的,而且对话应该允许对话的双方进行充分的辩论与说理,但是在《孟子》一书中,对话不是平等的,而是像孟子自己在书中说的那样“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这样我们在对话中看到的往往是他人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而孟子在不断的解决问题。略举几例如下:
A:政治权力拥有者提问:
(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B:其他人提问:
储子曰:“王使人?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储子为齐国人)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周人)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弟子)
也就是说,在这里孟子实际上不是在与他人讨论问题,交流思想,而是在以一种家长式的作风来形成知识上的权威。我们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孟子对任何人提出的问题总是能给出一个回答,不仅如此,而且在全书所有的对话分歧中,最后总是以孟子的胜利而终结。即表现的是一个全知全能者(先知的角色)。其次,真正的对话是不预设对话结果的,而是思想遵循语言本身的逻辑不断的深入下去。但是在《孟子》中,对话发生之前,孟子的结论已经存在了,语言的逻辑实际上发生在实际结论之后,为实际的结论服务,因此本质上讲这种对话是不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唯一的交流就是引导他人认识到他自己的结论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对话是预设了前提的,对话是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目的,而不是“真理越辩越糊涂”。我们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因此,在孟子与他人对话之前,孟子已经知道结果了。对话的目的主要是起一种解释与引导的作用。最后,真正的对话应该是互动的,双方应该有不断的交锋。但是在《孟子》一书中,这样的交锋实际上很少,主要的篇幅是其他人提出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而孟子做解答,或者干脆是孟子自己进行“独白”。在整本书里面,对话的结尾一句几乎全部是以孟子的话语结尾(极个别的地方例外)。也就是说,说到最后,总是孟子成了一个赢家。结尾以孟子的话结束实际上是在展示一种权威的总结陈词,它暗示的是争论的结果再一次证明了权威是正确的,强化了权威的统治地位,话语霸权更加牢固了,留给别人的只是服从权威,或者沉默,争论从来没有留下新的问题,因此,无须在争论了,知识导致权力,权力导致话语霸权,话语霸权导致专制。因此,在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孟子的一种霸气与高傲。这种知识领域的权威导致的高傲与霸气复制到政治领域实际上就是中国最典型的政治作风。
因此从总体上讲,《孟子》的说理方式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而是处于对话的结果阶段,是后对话阶段,因为只有对话的结果才形成权威,对话的过程是平等的,而在《孟子》中,对话的起点阶段就已经形成了权威,因此整本书主要是权威本身在说话,是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道德权威向政治权威进行说教,也是道德权威之间的竞技场,但竞技的结果总是强化了原先的权威。
二,理想(价值)与现实(事实)-------批判的张力
道德权威向政治权威进行说教本身不是为了理论的需要,而是实践的需要,因为道德权威没有一套自己的组织来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因此它必须借用政治组织。这样如何让政治权威相信自己是十分重要的意见事情,在《孟子》中,说理的一种常用的形式是以三代之君主的先例为参照对象,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即现在所说的惯例来作为论据说理,选取一部分举例如下: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妻,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孟子·离娄章句下》)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孟子·万章章句上》)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禹之治水,水之道也。”(《孟子·告子章句下》)
“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蓰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尧荐舜于天,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孟子·尽心章句上》)
“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上面的引用可以看出,在《孟子》中,几乎每一章都引用了尧舜禹来作为说理的论据,对上面关于尧舜禹的事迹的论述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至少可以看到,在孟子那里, 尧舜禹是下列政治价值与政治品德化身与象征:
仁与义: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
礼: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智: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孝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妻,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蓰也.窃负(其父)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
至善之道:即书中所说的“圣人之道”, 用今天的话语符号来说,即是完美的政治理想国.
这些政治价值与政治品德恰恰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高的政治价值,也是历代君主圣王不断追求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在孟子那里,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理想国的原生形态,即三圣之世,在那里,君主融仁义礼智等为一体,并且大公无私(尧荐舜于天,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情为民所系(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利为民所谋(禹因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但是,问题是这里孟子所讲的这些存在的前提是这些事实必须是真的。这里我简要的做一个知识考古学的考察,《孟子》中,引用古书最多的是《诗经》和《尚书》,不过关于尧舜禹事迹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尚书》中,但是在《孟子》一书中,很多关于尧舜禹情况的介绍则没有注明出处,这有几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这是常识,不用注明出处,因为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是常识,把它写出来只要两种可能性:一是用来说明道理,这种情况下常识必须与其他更为重要的东西依附在一起,也就是说在常识的前后文中能够发现结论性的东西。常识是用来支持结论的。另一种情况则是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存在,这时常识不是用来做论据的,而是表达与抒发作者某些意向的(天上有无数个星星---小龙人歌曲,月亮弯弯---康定情歌)。如果不是常识,那么在说理性的文章中,没有表明出处的情况只有一个可能,即作者本人的意见与想法(opinion)。在《孟子》中,有很多地方引用尧舜禹不是作为论据使用的,而是直接把它当成一种作者的意见来表达,比如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这些说法实际上很武断,没有论据支撑。也就是说,在《孟子》中,除了引用《尚书》中关于尧舜禹的事迹来说明他们的政治与道德的光辉形象外,还有很多是作者本人的主观价值判断。这样一来,就把事实与价值判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甚至很多你根本就无法区分是一个价值判断还是一个事实判断(尧舜,性之也),由于把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混合在一起,这样,在《孟子》中,最后就成功的使关于尧舜禹的论述是溶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于一体,而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融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理想与事实的界限的模糊。这里的理想与事实的界限的模糊是指关于三圣时代的论述。这种理想与事实的融合在当时的政治教化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由于它是把理想与现实,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因此最后它就在当时的政治说教中树立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理想国形象,不仅如此,由于它是把价值判断很巧妙的隐藏在事实判断之中,这样一来,就很难使人们不去相信孟子关于尧舜禹的论述不是事实,另一方面,由于他是把这个命题(政治理想国)放在历史的开端,而历史不具有可逆性,这样一来,即使你怀疑他的论述的不真实性,你也无法去证伪它。而一旦一个完美的政治理想过已经树立起来了,那么对单个的人来说,就往往获得了一种批判现实政治权力的道义上的勇气与力量。因为在完美的政治理想国面前,现实总是残缺的,现实的君主相对于三圣,也会黯然失色,低气不足。在《孟子》中,我们也经常能够感觉到孟子的一种霸气,也许正是基于此缘故。这种把理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甚至是把虚构的事实放在理想中,再将此作为标准去批判另外一种客观现实的方法在今天的政治话语系统中仍然存在,比如我们高中政治课本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论证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劣于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方式就是这样,我们总结出的中国的人大制优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原因是这样:人大制有利于代表民意,办事效率高等等,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则往往互相制约,办事推委,效率底下等。最后,得出结论,中国优于西方。但是实际上则是这种分析思路有诡辩的色彩:首先它是把人大制度的优点与三权分立制度的缺点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从比较的方式上看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比较方式应该是把人大制度的优点与三权分立制度的优点进行比较,再把两者的缺点进行比较,而不是把一方的优点与另一方的缺点进行比较,这是偷换概念。其次它是把应然的东西与实然的东西进行比较。因为它所说的人大制度的优点实际上是指理论上所说的人大制度的优点,而实际上人大制度在实际中未必真的表现出这些优点。从这里我们也许看到的是传统对现代的魅力与影响之深刻。
三,修辞方式----可能的艺术
本文的题目是《孟子》说理方式解析,第一部分可以看成是对整本书的写作形式的解析,第二部分则是从一个视角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解析,本部分我将从微观的角度来对《孟子》的说理方式进行解析。由于篇幅的关系,我这里不全部列举与分析《孟子》中所有的说理方式,而是选择其中常用的三种。
A: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种方法的逻辑通常是首先顺着你的思路对你进行无声的反驳,它首先向你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你给出结论。最后它再说出一个类似的但与政治有关的问题,再反问你的结论,也就是说,结论有了,在逻辑上讲,你不得不承认,因为你对先前简单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但是从感情上讲,你又往往不愿意接受它。
举例:在梁慧王章句上中,孟子问梁慧王,杀人用刀子和用木棍是不是有区别,梁慧王说没有区别,然后孟子又问梁慧王,杀人用刀子和政治是不是又区别,梁慧王又说,也没有区别。这两个问题是极其简单的,梁慧王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接下来孟子不直接说梁慧王用政治杀人,而是列举了一系列事实,即你梁慧王厨房里有肥牛,马厩里有健马,但是您统治下的领土之内却是路有冻死骨。这样一说,实际上你梁慧王就是杀人犯了,只不过你是用政治来杀人,而用政治杀人与用刀子杀人是没有区别的,你梁慧王自己亲口承认的。这种说理方式在《孟子》中不断的被运用,如孟子与齐宣王关于治理国家不力时如何处置君主的对话也是运用这种逻辑,既然你齐宣王认为朋友有负你之托就应该抛弃,那么你有负天下人之托应该如何就不用我说了。
B:比喻与类比。在告子章句上中,有一段告子与孟子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高子把人性比做水,认为水时哪里有缺口就往哪里流,人性也一样,因此人性无所谓善与恶,孟子也用水来对其进行反驳,他认为,水流虽然部分方向,但是水流则时分高下的,人性善就像水向下一样,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讲现在被称为“杯水车薪”的典故时,孟子又说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即把仁比做水,把不仁比做火。在与齐宣王谈君臣之道时,他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与戴盈之的对话中,孟子认为戴盈子关于税率下调和免去关卡要一步一步进行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这就像一个偷鸡人说他一时不能杜绝偷鸡的习惯,而请求每天少偷一只从而最后不偷一样是荒唐的。
C:典故运用。在与公明仪谈话时,公明仪认为逄蒙向弈学会射箭技巧后而把弈杀死这件事弈应该没有罪,而孟子则认为弈虽然罪过不大,但是还是有罪的,他没有直接解释为何弈有罪,而是讲了一个历史典故。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犯卫国,于是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他,当时子濯孺子突然发病,因此他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是当他得知追击他的人是庾公之斯后立刻就认为自己不会死,原因是庾公之斯的射箭技术是从尹公那里学的,而尹公的射箭技术是从他那里学的,尹公是正派人,那么他的学生也一定很正派,最后果真庾公之斯没有杀死他,而是把箭头拔了发射了四箭。至于用三代和《尚书》的典故就更多,这里不再列举。
以上三种说理方式是《孟子》种运用最平凡的三种,从特点上看,这些论证方式具有直观性,通俗性,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的某些基本同一性。
首先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背后的博弈。比如当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这句话时,它的隐含前提时已经承认了人们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也就是说,你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对待你,用农村人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但是这里面本身就隐藏这潜在的冲突与矛盾,因为无论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是将心比心,它本质上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博弈的过程,它隐含的东西是人们是互相算计的,是极端不信任的,其实内心是十分阴暗的,一旦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那么在常态下可能的确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但是一旦某一次博弈的收益与成本极端不对称,那么某一方就十分有可能吃掉另一方,最后就出现历史上不断重演的“君之视臣如手足,但臣视君如寇仇”的臣杀君的现象。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极端的不信任的现象。
其次是直观的模糊思维方式,似是而非。在上述的简单列举的几个比喻与类比论证中,表面看起来是说理充分,简明厄要,但是实际上很多都经不起深思熟虑的推敲,比如说“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看起来的确是仁胜不仁,但是实际上你也可以把它改成“不仁之胜仁也,犹水胜火”,再比如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可以成为人性善的根据,但是它同时可以立刻就变成人性不善或者人性恶的根据,即你也可以说:“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也就是说,这种论证方式其实具有很强的诡辩性,它是先把一个常识性的东西加以列举(水往下流),然后把一个价值判断附着在这个常识性的东西的后面,给你一种这个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也是常识的感觉,用逻辑学来表示就是:A有属性B,所以C有属性D。如果用这种逻辑来论证问题,那么一切都是可能的.
最后是价值判断先行,无可无不可。比如上述引用的典故大意是为了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这些都不是必然的,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我们就以这个典故为例,其实我们在《孟子》中就可以找到反驳孟子的方法,在《孟子·万章章句上》中,有几段万章与孟子关于舜与他弟弟象的故事的对话。万章说,舜的弟弟要杀他而他却仍然视他弟弟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视他弟弟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他问孟子舜是不是假装这样的,孟子说舜不是假装的,因为他的弟弟象是用骗君子的方法骗他的,而“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因此舜对他弟弟的信任实际上反而说明了舜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我们实际上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为弈辩护,正是因为弈太正直了,从来就没有怀疑逄蒙会杀他,所以如此,又或者说正是因为逄蒙太会伪装了,他是用欺骗君子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因此弈当然不知道。这反而说明了弈是一个君子,怎么能说有罪过呢?实际上孟子在这里的判断根本上就不是一种基于问题本身是非的判断,而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他没有一个固定的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这种没有固定的是非判断标准,只分蓝绿,不问黑白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它十分容易导致判断标准的“两个凡是”,即在现实生活中,价值判断优先,重立场,轻事实,同一种情况与事实,凡是我们认为的朋友,亲戚,即使是错的也往往认为是对的,甚至对错误进行各种掩饰与辩护,反之,凡是我们认为的敌人,即使是对的也要把他说成是错的,立场代替一切。派别代替一切。
8. 预设与调整作文议论文
一年级写作文为时太早
我不赞成一年级就学作文,实在是太早了。哪个年龄阶段,干什么事,哪个年龄阶段搞什么教育,家长一定要把握好教育时机。
我为什么不主张一年级学作文呢?
学作文,和学习数学一样,要先识数,再学加减乘除,要循序渐进,不能太急。有的家长从一年级就开始教孩子学习写作文了,这样做效果不一定会好。孩子还不会爬,你就让他学走路,那一定很困难;还不会走,你就让他学跑,肯定会摔跤。我教了这么多年作文,从来不教一年级的学生去写作文。我教二三年级 ,有的孩子写起来都挺困难的。所以,我不支持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作文。
一年级应该学什么呢?
一年级学生要把拼音学会。有的学生三四年级了,拼音还经常写错,就是一年级时没有学好。
一年级时要把笔顺学好。不少孩子的笔顺写得不对,也不知是老师没有教好,还是学生没认真学,反正笔顺老写错。
一年级要多识字。如果你识字量少 ,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生字不会写。生字不会写,会影响写作文的速度。
标点符号的用法,也得掌握。不然写作文,就不会断句。
三、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作文最好?
我认为孩子学习作文的最佳时间,是二年级下半学期。为什么说二年级下半学期是最佳时期呢?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和课外阅读,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生字,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同时,也有了一定的造句能力,基本能把话说明白了。此时,学习写作文的条件已经成熟。
第二,为三年级正式学作文做准备。现在一般都是在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正式学习作文。此前,需要让孩子对作文有一点了解,防止正式学作文时不适应。二年级下学期学一点作文,可以起到过度的作用。
第三,此时,孩子的心智也比一年级时成熟了一些。因为写作文,毕竟还是难一点。它需要选材、构思、立意、表达等,一年级从心智成熟方面看,也不适合写作文。二年级下学期,我认为是最佳选择。
总结:
在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作文的问题上,家长往往有两种极端,一是过早,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了。一种是太晚,有的家长到了四、五年级,才去关注孩子的作文问题,有些迟了。你等孩子作文写不出来了,扣分很严重了,再去抓效果就不好了。
农民要想有好收成,必须掌握农时;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掌握教育的“时机”。
闫老师简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多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