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8年9月27日,日本东京,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视觉中国/图)
今年10月23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纪念日。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期间,中日双方将举行条约缔结40周年庆祝活动。
可别小看这份条约,它的缔结为中日关系确立了政治基础和法律规范,指明了正确方向。1978年中日缔约后,两国关系迎来了大发展。而这份不足千字的条约,从开始酝酿到最后签署,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新关系从“言必信”开始
1972年秋,刚刚组阁两个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偕外相大平正芳、官房长官二阶堂进及其他高官前来北京,谈判解决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
谈判之时,周总理赠给田中角荣六个字“言必信、行必果”,田中首相也回应了六个字,“信为万事之本”。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也写进了联合声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随着联合声明中的很多内容得到落实,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时机也日臻成熟。1974年,两国把缔约问题提上了日程。
但后来由于中日双方各自国内政治因素,谈判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也几经转换,中日缔约谈判实际上宣告中断。
中日欢庆历史时刻
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局势和中日两国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1978年7月,中日缔约谈判在北京重新开始。中日代表团先后举行了多次事务性谈判,讨论的内容和问题涉及缔约的方方面面。
1978年8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在北京正式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据报道,由于日本亲台右翼势力的反对,园田直深知缔约的困难与艰险,在离家赴北京谈判前,他对夫人说:“如签不成条约,就誓不回日本。”
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两国人民都很兴奋。在日本,日中友好协会全国本部和日中友好协会东京都本部联合举行盛大庆祝会,祝贺日中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我国11个人民群众团体举行盛大招待会,邀请各界人士出席,同庆缔约。
把“吊桥”变为“铁桥”
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仪式。
邓小平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但是,要使中日友好之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万古长青,还需要我们大家辛勤培育,精心保护。”
10月24日,日本10个友好团体在东京联合举行盛大酒会,庆祝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生效,欢迎邓小平访问日本。福田赳夫在酒会上说:“6年前,由于两国政府发表了实现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两国之间搭起了吊桥。这次由于两国签订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两国之间又搭起了铁桥。”
延伸阅读:“四个政治文件”与“四点原则共识”
实际上,2018年也是中日两国第三个政治文件《中日联合宣言》发表20周年和第四个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发表10周年。这两份文件同《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共同组成中日间“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必须牢牢坚持的指针和遵循。
除了“四个政治文件”,“四点原则共识”也是中日关系里的高频词。它指的是中日双方在2014年11月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的原则共识。内容包括:
·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
·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
·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
“四点原则共识”重申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就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明确了原则方向,为构建政治互信作出规定,对改善发展中日关系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