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作为一个成语,其大意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的本意是弓袋子,有进去”的意思,而“晦”则有“黑暗”、“隐晦”之意,比如月末,又说成是“晦日”。
韬光养晦作为一条谋略,则是指在对敌斗争中。要通过各种欺骗的手段,表面上收敛锋芒,隐蔽实力和企图,解除对敌方所造成的威胁感,麻痹其意志,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进行反击。韬光养晦的真实意识是,暂时的“退”是为了长远的“进”,表面的“软弱”是为了内在的强硬”。对处于困境和失败中的人来说,运用韬光养晦的厚黑处世之道,更有神奇的作用,因为此时客观形势通迫着你收敛锋芒,藏而不露,以求安身立命、以待来日重图大业。
人生的失败就如同在水里翻了船一样,关键时刻,为了不使身体紧紧贴着船底,造成窒息性*亡,就要落水后借助坠力,把自已的身体蜷缩起来,然后再借助水的浮力浮出水面,这是落水求生的关键。
同样,人生处于逆境时,如果硬要违背客观规律,结果只能加剧事态的恶化。逆境之中最关键的是顺应时势,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借机暗中积蓄力量。这里的收敛锋芒、韬光养酶看上去好像非常消极,一副听天由命不再挣扎的样子,但却是反败为胜的最佳选择。如果时机不到,硬要出头,结果会输得更慘。
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是一位有抱负有才干的政治家,很想干一番大事业。一次,齐景公命他去治理东阿,晏子非常高兴,准备到那里了大展宏图。可是,3年之后,向朝廷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景公非常恼怒,他将晏子召回来,要罢免他的官职。晏子毕竟是有头脑的,他早已知道了自己的“过错”,为了保留继续施展才能的机会,他非常谦恭地说:“臣已知错,请大王再给臣3年的时间,那时,人们必然会说臣的好话了。
”景公见他有知错必改的勇气,且言辞恳切,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又过了3年,景公果然听到不少称颂晏子的话,他大为高兴,于是又召晏子入朝,要予以封赏。不料,晏子却诚惶诚恐地不肯接受封赏。
齐景公感到奇怪,就问究竟是什么原因。晏子回答说:“第一次我去东阿,让人修筑道路,施行有利于百姓的措施,于是坏人责怪我:;我主张节俭勤劳,尊老爱幼,惩治偷盗无赖,于是无赖怨恨我;权贵犯法,我也严加惩治,毫不宽恕,于是权贵们嫉恨我;周围的人如果有超出法度的要求,我就拒绝他们,于是周围的人责骂我。这些对我的恶语中伤四处传扬甚至有人还在背后告我的黑状。第二次,我改变了做法。我不让人修路,拖延实施利民措施,坏人为此开心了;我轻视节俭勤劳、尊老爱幼,还释放鸡鸣狗盗之徒,无赖们为此高兴了,权贵们犯法,我不依法惩治而予以偏祖,权贵们为此无怨了;周围的人无论有什么请求,我都有求必应,周围的人为此满意了。于是这些人又都到处须扬我,您也信以为真了。3年前,您要处罚我,其实我该受赏;现在您要封赏我,其实我该受罚。大王,这些就是我不能接受封赏的原因“”。
”齐景公听后,恍然大悟,深感晏子是一位有德有才的良臣,就拜晏子为相,交给他治理全国的重任。后来,齐国实力大增,成为争霸天下的强国之一。
晏子在这里两次用到了韬晦之策。前3年治理东阿,他所采刷的政策应该说是正确的,但由于得罪了人,面临着丢官免职的失败。如何挽救自己的仕途呢?晏子没有像平常人那样急于申辩、急于表功,而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了错误”,请求齐王再给他一次机会。齐王果然答应了。如果这时候就说自己是如何如何地能干,如何如何地受了委屈,那么齐景公肯定不能相信,反而会认为他狂妄自大,自吹自擂。在这里,晏子隐藏了自己的才能,装成确实犯了错误的样子,便是第一次用到韬晦之策。第二次去东阿,晏子收敛锋芒,暂时放弃自己的治政之道,几乎是无所作为。但好名声却纷至沓来。如果晏子永远都这样下去,那他肯定成不了大器,而且日后那虚假的好名声终究是要消失的。晏子之所以高明,就高明在他走这步时已经看好了下一步。
当景公要封赏他的时候,他就乘机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讲述了自己的治政之道。这时候,有事实摆在面前,景公非常信服,也乐于接受。于是他得到了治理全国的机会,所以,后3年的无所作为,隐藏着更大的作为。这是第二次用到韬晦之策。晏子在官位难保时,没有急于为自己辩解,而靠着韬光养晦,不仅戴稳了原来的那顶“帽子而且还获刷了高官厚禄,终于实现了一个自己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