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到底有多长?长城是什么?哪些朝代修建了长城?长城的起点和终点又在哪?长城是民族间的隔阂屏障还是民族间的融合纽带?
长城是一项古代的防御工程,我国的长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号称万里长城(其实不是我国才有长城)。不同时期修建的长城在形式、结构、技术上都有差异,但整体上其基本形式是由城墙、关隘城堡、烽燧三大功能类型组成。
万里长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在我国北方和中部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秦代万里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军扫平关东六国,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强大的秦王朝。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赢政命将军蒙恬率军30万、以太子扶苏为监军北驱匈奴至河刷以北,从次年开始,在原战国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之上修筑起一道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大海的万里长城。
汉代万里长城
汉武帝在位时三次征伐匈奴大获全胜,从公元127年起,在河刷地区设郡徙民,修缮旧秦万里长城。后来,在河西、漠北和西域平定的情况下,又修筑了河西长城和漠北外长城。昭帝、宣帝时,还修筑了东部和罗布泊以西的长城。汉长城西起今新疆库车,东至鸭绿江以外,总长度超过10000公里。
北朝隋金长城
北朝、隋、金代时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筑有长城。其中北魏筑长城为防柔然。北齐长城西起晋西黄栌岭,东至碣石(今山海关附近),绵延1500公里,是后来北周、隋和明代蓟镇长城的基础部分。隋朝一代突厥为患,大举修筑长城的记录有7次,今陕西、内蒙古河刷一带仍有遗迹。草原上的金代长城也超过万里,修筑于大兴安岭南北两侧,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崛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骑兵。
明代万里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东起山海关的说法是不对的)。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而区别于汉长城、隋长城。明长城是我国长城建筑的巅峰阶段,明长城壮观、科学、实战功能强。
从上可以看出,历史上不仅汉民族(农耕民族)在修筑长城,少数民族(游牧民族为主)也在修筑长城,因此说长城是农耕民族用来抵御游牧民族的防御工程不甚准确。
另外,长城是民族间的隔阂屏障还是民族间的融合纽带呢?
实际上中国长城的修筑,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相互作用的调节手段。茶马互市、互通有无,以长城为依托开展各项经贸活动,丰富了长城内外的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沟通融汇了胡汉民族的血脉亲情。这种平衡下来的调节手段,是民族间的融合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