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智能北京峰会,阿里官方的定义是,“十年再出发”。阿里云是在2018年11月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集团CTO行癫兼任总裁,原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则回归蚂蚁金服,出任总裁。
“十年再出发”,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行癫清晰定义了阿里云的立场和边界——不做Saas,坚持“被集成”,他用“四级火箭”概括了阿里云,达摩院加持的云、数据智能的云、最佳实践的云、被集成的云。
演讲当中还有一个要点,阿里云将是阿里所有To B业务的统筹与输出平台。
十年前,做云计算从一件非常小众的事情,很多人问为什么要上云,十年后,大家问为什么不上云。从阿里云过去几年的广告宣言以感受到这样的变化,2015年10月,阿里云的slogan是“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2018年,阿里云slogan变成了“上云就上阿里云”。
云计算已经深入人心,当然,阿里云也有它的自信与底气——阿里是BAT中最早布局云计算,且落地执行,阿里云也超过了国内市场第二至第八名的总和。
行癫的阿里云新政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是行癫?
我们先来说行癫,他在阿里的角色变迁,最重要的一个节点是2015年12月的阿里架构与人事调整,2015年5月,张勇出任阿里集团CEO,经过半年思考后又了12月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阿里从原有的“树状”管理升级为“网状”,行癫从零售电商事业群调岗到了新成立的“阿里集团中台事业群”,任总裁。
张勇对行癫的评价很高,“行癫是淘宝第一代的技术Leader和产品经理,后来成功转型为业务Leader, 在1688、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多项业务中为集团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作为集团内为数不多的兼具技术和商业背景和经验的领导者,行癫是担纲落实集团中台战略的最佳人选”。
行癫加入阿里是2004年,他与张勇也是长期搭档,配合默契,天猫最早时叫淘宝商城,那时负责B2C开发部及淘宝网产品技术开发部,他带了一帮人在湖畔花园,开发了半年时间上线。2013年9月,张勇担任阿里集团COO,带领阿里移动转型,行癫的身份是淘宝总裁,淘宝无线化、内容化,他为淘宝贡献了“淘宝头条”、“闲鱼”两个创新业务。
2015年张勇主导的“大中台、小前台”变革,还有一句话值得关注,“在互联网和商业不断变化、融合的今天,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正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石油”和引擎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集团必须着眼于未来进行全面变革”。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融合,也就是阿里云向“阿里云智能”升级迈进。
阿里云,不止是云计算。
2019年1月11日,阿里“ONE商业大会”上,CEO张勇首次对外全面诠释“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这次大会,行癫也以阿里CTO、阿里云智能总裁身份,向外界阐述了他对云计算、“新零售”的认识——“为什么阿里云来参加商业大会。我认为云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云更多的是一个商业问题,所以云并不仅仅是企业的CIO应该关心的问题,更应该是CEO关心的问题”。
云计算,不止是从基础设施云化的成本节流,还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价值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里2015年启动的“大中台,小前台”改制,阿里将阿里自己做为试验田,进行全面的面向未来的企业变革——大数据、云计算作为企业底层,支持企业各部门的业务单元。
行癫从阿里集团CTO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象征着,阿里大数据战略与云计算双流回合。
这一切的演进,始于2007年9月28日到30日的阿里宁波战略会,为期三天的会议,确定了未来十年阿里要“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也确定了阿里的“奔月计划”——将数据贯穿所有子公司的业务打通,随着“本月计划”的提出,会上明确,阿里要在一年内找到一个CTO。
阿里云历任负责人,分别是王坚、姜鹏、王文彬、胡晓明,以及当下的行癫。王坚是阿里云的开荒期,姜鹏与王文彬属于夯实基础期,2014年胡晓明接棒后,阿里云迅速扩大覆盖规模,寻求商业变现,王坚确定了阿里云的战略和技术领先,胡晓明确定了阿里云的市场领先。
行癫的阿里云新政,本质上是将独立成军,各自为政的阿里云以及其他To B业务,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要有某种协同统一性——归于“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2018年阿里云依旧保持市场第一位,营收从2017年的111.68亿增长至2018年213.6亿,与此同时,增速从2016年137.6%、2017年100.75%、增速放缓至2018年的91.26%。这一背景下,行癫需要为阿里云找到突破瓶颈的方式,让阿里云捅破天花板。
2015年行癫在中欧国际商学院的一次分享中,谈到了他对商业模式和淘宝的看法,他说,“很多商业模式其实存在天然的’天花板’”,行癫说,“因为淘宝网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淘宝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半社会平台,今天如果有人说要做一个淘宝网,那肯定是不靠谱的事情。淘宝网的模式很难被刷代,拥有超过1千万的卖家,几乎提供了所有的社会商品,产品的丰富度和商业模式永远没办法刷代”。
“淘宝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二十一个已经形成社会化的商业模式”。
行癫的阿里云新政,与淘宝的“社会化”生态有异曲同工:
譬如,率先于行业落实分销;
譬如宣布投入20亿元,扶持小程序的“繁星计划”;
又譬如,宣布不做SaaS,坚持“被集成”时发布的SaaS加速器。
行癫从阿里CTO兼任阿里云智能平台总裁时,张勇说,“阿里云智能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目标是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也就是说,阿里云智能平台承载着阿里电商生态沉淀的数据与阿里云的技术与计算。行癫要做的就是,将阿里的大数据能力,阿里云的技术能力融合起来,对外输出,“被集成”。
当然,社会化的平台模式,自然是效率更高、覆盖更广的方式,也是阿里的基因所在。2016年8月,行癫远赴美国西雅图微软、亚马逊总部所在地,主持阿里技术论坛时谈到阿里与亚马逊时说,阿里电商规模比亚马逊大,两家公司都在做云计算,阿里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To B 或To C的业务,需要提供一系列的生态和工具,阿里需要结合中国的市场环境,构建自己的生态,以平台化的道路。
行癫曾说,“定义问题的方法论非常重要。阿里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正确定义了几个问题,包括电商、支付宝、云计算。你定义的问题越前瞻、越原创、影响的人越多事越大,这个问题就越有价值”。
“首先是正确地定义问题,然后是正确的解决问题”。
行癫的阿里云新政,概括起来就是,从一门生意成长为一个生态。阿里对数据处理有优势,阿里云有技术优势,更大的优势是,阿里的生态经验与基因。
正确地定义问题后,接着就是看行癫将如何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