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在微信里发来文字信息称“借我点钱”,可能你会比较警惕,但如果你收到的是语音,你会不会转钱?近日,一则《微信语音能“克隆” 有人借钱被骗》的文章在朋友圈传播。业内人士提醒市民,遇到微信好友借钱的情况,最好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以防被骗。
■“亲友”发语音借钱,多半是骗人的
最近,某媒体报道称,有位赵女士突然接到父亲在微信上发来的消息,父亲称自己出来买菜忘记带钱,让赵女士转200元到他的微信上。赵女士便用语音问了句“爸爸,是你吗”,很快就收到对方的回复。赵女士一听是自己父亲的声音,没有多想就把钱转了过去,结果还是被骗了。经过调查发现,赵女士父亲的微信被盗用了,语音是提前录好的。
记者在网上搜索“微信语音诈骗”,发现微信语音能“克隆”早已不是新鲜事,此类骗局近期已在全国发生多起。
早在今年8月份,在武汉生活的田智(化名)就曾遭遇了此类骗局。当晚,田智突然收到一个同学的微信消息,对方声称需要300元应急,还特意发送了一段语音,内容为“是我本人”,并且连发两次。听到确实是同学的声音,田智就准备转钱给对方。恰在此时,同学打来电话称,自己微信号“被黑了”,向他借钱的人其实是骗子。得知真相后,田智暗自庆幸没有上当。
■安装“增强版”可“克隆”语音
市民孙敏是个“手机控”,用微信聊天、转账、付款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孙敏坦言,微信上如果有亲人或好友向她借钱,而且“有声音有真相”,她多数情况下是会相信的。“声音是很难伪造的,而且微信语音不能转发,骗子怎么会模仿亲友的声音?”孙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市民孙先生说:“科技不断进步,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看来今后只要涉及钱财问题,都得小心再小心。”
昨天,记者测试发现,目前通行版本的微信确实没有语音转发功能,那么骗子是怎样“克隆”出亲人或朋友语音的呢?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通行的微信版本是不能转发语音的,不法分子盗取微信号后,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者安装“增强版微信”,从而达到转发语音的效果。
据了解,微信语音其实是以“AMR”格式的音频文件储存在手机文件夹中,用户可找到指定音频文件,通过音频软件播放。如果骗子在网上购买安装“增强版微信”后,就有可能转发语音。
■防止被骗最好当面核实或电话确认
网络安全人士介绍,如今的诈骗手段花样百出,市民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微信语音诈骗,就是骗子利用软件植入木马病毒盗取微信号,然后购买“增强版微信”软件,用克隆出来的同样的微信号实施诈骗。市民遇到微信亲友借钱的情况,最好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向不能确定真实身份的好友转账时,可将到账时间设置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另外,市民如收到朋友微信说因刷机通讯录丢失,让你重新发手机号给他时,要留心。当他进一步发短信给你,让你告知验证码时,就一定要注意了。因为微信支付被人盗用,微信好友被人骗钱,都可能源于这个操作。遇到这些情况时,市民最好当面核实或是及时打电话,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链接>>
●5种新型诈骗手段
1.利用特种设备诈骗
骗子通过特种设备自动搜索附近手机号码,并用号码登录网站或应用,通过“短信嗅探技术”拦截验证码。其后,通过其他网站匹配出银行卡号、身份信息等,在一些平台开通账号并绑定你的银行卡消费或套现,此种诈骗多发生在凌晨。
2.微信语音诈骗
用户在进行某些应用验证时,有时需要向对方回复“是我是我”等说明身份信息的语音,这些语音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骗子通过盗取微信号,并利用录制好的语音,在微信上骗取好友钱财。
3.赔款诈骗
骗子冒充快递公司员工,自称把快递弄丢,要全额赔款,让你添加其微信后,先是诱导你进行网络借款,然后通过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二维码等手段,套取信息诈骗钱财。
4.山寨微信诈骗
一些盗版开发商开发出一些如山寨微信等软件安装在手机上,若开通了支付功能,绑定了银行卡,则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并面临财产损失的风险。
5.微信账户验证诈骗
骗子通过“安全支付管理”账号发来微信,称根据相关网络法律规定,你的微信账户需要二次实名验证,并附上一条重新认证的链接,一旦点进链接输入银行卡号、微信支付密码等信息,银行卡资金便会被盗刷。
●6项防范措施
1.注意保护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平台账号等私人信息。
2.睡觉前可关机或设置飞行模式,或关闭手机的移动信号,只连接WiFi。
3.若发现奇怪的验证码短信,立即查看银行卡和支付应用。如被盗刷,马上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并报警。
4.遇到微信好友借钱的情况,最好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
5.向不能确定真实身份的好友转账时,可将到账时间设置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6.在“设置”功能中,养成把好友备注的习惯,以辨别“克隆”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