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刚过完年,就会有一些农民叔叔来问我爸,今年事闰年吗?闰几月啊?这时候我爸就会跑去翻他那本发黄的万年历,把查出来的结果告诉给那些叔叔。那时候的我还小,并不清楚闰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等到后来长大之后,又习惯用上了公历,对闰年闰月这一说法也就不再那么上心了。
近期在看书的过程中,想到了一些往事,就把闰月和闰年这个事又放在了心上,专门的去研究了下。
原来闰这个字,最早出于《尚书》中,原话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闰呢,意思是多余,门里一个王,王一般是不误农事的吧,家里有个大王混吃混喝,肯定是多余的啊,就像庄子说的那样“帝王者,圣人之余事也”。
说到这里,就又不得不说到我们古代的历法了。虽然说历朝历代都设置的有一个专门观测天文方面的机构,叫做钦天监,专门从事观测星象天文。不过这个钦天监在现代人们的认知中,只认为他是一个根据天文看看星星来预测吉凶祸福的机构,但事实上却不然。这个钦天监最主要的作用是观测天文,制定历法,用来指导农业劳作。
不过,因为对星空的神秘感和崇拜感,也成了历代帝王吉凶祸福的征兆。即使是这样,在宋代之前,中国的天文学一直都是领先世界的,到了元代以后,就开始逐渐的落后于西方。
哪怕现在的人们使用着公历,还有很多人认为公历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只有农历或者阴历,才是咱们本土的历法,其实也不然。早在夏代的时候,就有了太阳历,也就是阳历的雏形。到了商朝的时候,更加重视农业,又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了太阴历,也称阴历或者殷历。
那为什么有了太阳历之后,还要制定太阴历呢?
因为啊,太阳历是根据太阳的运行周天360度,一个周期四个季节共365天这么一个规律来制定的历法,他可以明显的让人们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但却不能很好的再反映出每个月里面的时间变化。在宏观上有优势,但在微观上却还显不足。
所以在商朝的时候,又根据月亮的朔望,也就是圆缺的运行规律,制定了太阴历。但太阴历,也只能反映出每个月里面的时间变化,对四季变化有略显不足,还是不能很好的用来指导农业劳作。所以在春秋时期,又出现了二十四节气。这样,将二十四节气和阴历结合起来,就能指导农事了。
这也就是说,在后面,人们都是一直将太阳历和太阴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使用的,以太阴计月,以太阳计年。
可这又和闰年闰月有什么关系呢?
在太阳历中,一年是365天,可按照太阴计算,每个月平均下来是29.5天,一年十二个月下来,总共只有354天,离太阳历的一年365天还相差了11天,这个11天怎么办呢?在阴历来说,这11天也就是多余的,所以也就叫闰了,可这11天又不能把他删除了。
虽然这11天看起来不是很多,但过上三年,就多了一个多月,过上十七年,就怎么办呢?六月就大雪纷飞,九月春来,十二天夏至,三月落黄满地,可以说是四季轮转。
古人一看,这可不行,于是就是想出了闰月这个妙招。也就是每三年,加出来一个闰月,加闰月那年就叫做闰年。闰年的闰月也没有随便加,平均分配,也不能动导致二十四节气出现紊乱,也正因为这样,有时候闰一月,有时候闰八月。
阴历是这样,阳历呢,也得闰,为什么?
因为阳历一年是365,但太阳的一个运行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又多出来了一点,每年多出将近6小时,4年刚好多出来那么一天,就有了4年一闰,在2月份上多加一天。
这样也就出现了,现在的平年2月是28天,闰年是29天。
闰有了,该到岁了,岁和年是不一样的,虽然时间段是一样。
岁,最早是用来指木星,木星又叫做岁星。所以木星运行的轨迹,就叫做太岁,说谁谁命犯太岁,就是冲撞到了木星的运行轨迹,这个我是不信的。
因为木星12年绕天一周,每年运行30度,刚好符合了天干地支的规律,60年一甲子,木星跑5圈。这样就造成了在中国古代,同样还有一种纪年法,就是按照木星的运行轨迹来纪年,所以在看古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岁在某某之类的话语。
而到了现代,每当人们过完生日,就会说我又长大了一岁。这个一岁就是从该年的某日到次年的某日,这中间的时间叫做一岁。
而年呢?每年的1月1日到次年的12月30日,这中间的时间就叫做一年。所以说岁和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虽然被很多人混淆成了同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