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一位手帐书作者的线下活动,时间在下周。
我的朋友是这位作者的忠实粉丝,也把这位作者的手帐书借给我很久了,一直没时间看,于是我决定在下周活动之前,把这本书看完。
(1)
在我开始做手帐之前,我因为手帐的“颜值”踩过坑。
那个时候无意中在社交网站上刷到手帐博主们做的手帐,用胶带拼贴的那种。看着一张空白的纸在手帐博主的手里变成了非常漂亮的模样,我既惊讶又好奇,心里痒痒的,也想尝试一下。
于是,我购入了很多和纸胶带,有古风,也有日常,整理下来足足放了五六个收纳盒;另外也精心挑选了几本手帐本,信心满满地准备开始自己做手帐。
但是每当我拿出胶带,摊开本子,准备自己来排版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片空白,往往对着本子发了大半个小时的呆,拿着胶带纸比划了很久,最后还是什么也贴不出来。
在尝试了几次之后,我彻底放弃了,因为实在太浪费时间,又没得到什么成果,我的信心很受挫,也就把手帐本和胶带封存在了房间的一角。
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手帐是用来做什么的,只是单纯地以为手帐就是用来玩胶带拼贴的、就是为了好看的。
手帐
(2)
重新开始做手帐,是为了管理我的时间。
因为有确切的用途,所以在做手帐排版的时候目的也就很明确:我需要通过排版,把一整个页面分割成我需要的板块,然后在各个版块里记录我所需要的的东西。
我一方面是利用手帐管理时间,一方面也想通过“画排版”来练习简笔画。
如此坚持了一年,我终于对手帐有了新的认识。
这一年里,我没有关注过其他手帐博主的手帐是如何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坚持每一天的排版。因为我知道我利用这本手帐的目的,所以画得好不好看之类的问题从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排版画得好看”只是每天坚持练习的一个结果而已。
也因为如此,比起手帐的形式,我更注重其中的内容。
我会在手帐里安排一天的行程,记录当天的饮食,记录当天的阅读进度,记录一天当中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事情,也会在一天结束回顾总结自己的状态、任务完成情况等等。
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手帐的本质其实是记录,排版只是其次。
记录
因为这一年的记录,我逐渐撕去了手帐的“颜值外衣”,最终回归了最本质的内容——记录。所以我打算把2021年的手帐以“极简”的方式来做,只保留最简单的排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加有效的记录上。
怎么理解上面所说的“极简”?就是以矩形边框为主,搭配所需的时间轴、月计划、周计划,既然是“时间管理手帐”,那就应该效率最大化。
这是我在自己以简笔画画了一年手帐以后,找到的最适合做计划手帐的方式。
(3)
前一阵子,朋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21天晨间日记,是以纯文字方式记录的。她之后告诉我说,她渐渐喜欢上了这种记录的感觉,我也趁机建议她开始做自己的手帐。
最早她是对手帐没兴趣的,因为觉得不会画画,后来我告诉她,其实手帐重点在于记录,画画、贴胶带都只是装饰,即使只是画几个矩形分一下板块,也能让记录更加美观一些。
所以当她询问我做手帐的建议时,我说:一支笔,一本本子,足够了。
比起“因为不会画画而觉得做手帐很难”,还不如以最简单的方式开始,抓住“记录”的重点才更为重要。
手帐
(4)
其实最早知道“手帐”这个词,源自于日语单词“手帳(てちょう)”,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记事本”。
很多日剧中都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两个角色约定好了某件事情,就会拿出一本小本子,把行程安排记录在册。这可以算是我对手帐“最初”的印象。
但是由于网络上很多手帐er展示的手帐都非常的精致、漂亮,导致了我对于手帐的认知变成了“一定要做得好看,做不好就不是手帐了”,担当我亲自动手做手帐之后才终于认识到了手帐的本源——记事本。
有时候看到的同一类型的事物看得多了,我们的思考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就比如说,当你看到别人的手帐都是胶带拼贴出来的,就有可能会认为“如果不是用胶带拼贴出来的,就不是手帐”(并非普遍情况,只是举个例子,但我确实遇到过有人在我的视频底下评论——“连胶带都不用,你也好意思说自己做的是手帐?”而且不止一次)。
所以跳出既定的框框去看待事物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打开思维。
在理解了手帐的本质是“记录”的基础上,再去追求“怎样让自己的手帐变得更加美观”,这样能让这件事情起步得更加简单一些。
再来回头看看自己的手帐,我想我是经历了一翻“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的历程吧。
跳出思维的框
(5)
做手帐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每天给自己的内心留些时间,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做手帐就是给自己留出了这样的时间。
所以,不要被外在的形式迷了眼,做手帐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