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回应一篇主题文字的,请看
用历史眼光看今天的选择
本文的一个概念重点是—
用历史的眼光,选择十年来,股价大涨的公司,再回溯,
过去这些暴涨的PE也高,但到今年他们已经随着历年净利不断增长,而显得PE低了!
所以结论是:
站在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公司的PE或PX高,就不去选他。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和前瞻的视角,认知他的未来!
那问题来了,
1、
过去PE整体高,现在整体低。加上IPO全球数量拔尖。
所以才会XX十年来,整体市场总市值猛增,而真正获益的XX无多!
我们这个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市场XX的XX,核心为XX,而不是XX市场本身。
这有点像,你去餐馆吃饭,核心目的是为饭店老板现金流服务,而不是为了填报肚子或味蕾享受!
失灵原因=本末之置!
经过十年后,回头看,确实高的估值,他自己会大浪淘沙的,慢慢地沉淀下去,也就有了今天的整体估值!
目前应该说是比较合理。
这个合理不仅有横向与欧美比较的结果,更有我们自己纵向回看!
那未来我们整体市场是否还会慢慢回升到30倍、50倍?
做梦!
2、
站在2009年的营业部大厅里,真的能前瞻地、远望地,发现文中指出的诸多牛股吗?
怕是连这些企业的实控人自己也绝无把握!
因此更多是—XXdu运!
比如过去二十年,为何欧洲、日本没有出巴菲特那样的先知呢?
是他们的智商不够?历史文化经验不够?
芒格说得好,投资的本质之一,要加上—运气!
3、
最关键的是
站在今天,我们真的如何去选择呢?
我想说,站在今天,恐怕只有跟随巴菲特先生的选择
即,强者恒强,大者为大!
千万不要轻易去冒险那些估值超高、现金绝无、100股不算股东的—-所谓XX公司!
在XX修改后,不仅XX刷代60万,更有三类XX自我约束强化,不任性挪动XX及数据寸方!
另,选择XX而恒“大”的另一层本因是,
XX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速已经XX而下
XX走上真正的前台,利用什么和什么,获得XX与XX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就像现在绝无什么兄弟二人,努力去发明一款载人航天器了!
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从 “XX过河”,进步到 “摸着XXXX”
这是XX决定的,个人与XX无法去改变
4、最后还是回到估值去看问题!
文章作者肯定对于PE的历史回溯,没认真去做过,只是简单软件拉数据单子!
请看格力的真实动态估值
2006年的时候,未必就高过2017年啊!
2008年最低依然有十倍以下阶段,而2018年也有过近14倍的高处!
因此,对于市场估值的真实全景,还是需要重新琢磨的!
祝,先生投资顺利!
本章有很多地方确实获益匪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