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拿我亲戚的一个便利店营业额数据,给大家看看:
亲戚加盟的是美宜佳。
美宜佳,在广东这边到处都有。
根据美宜佳官方的数据,现在一共2万多家店,去年全国百强连锁第33名。
上图的数据来自美宜佳的系统,做不了假。
但是,亲戚这家店的营业额的实际数据,要比图中显示的数据要大很多,至少是图中数据的1.5倍。
为什么?
他私下进货了。
美宜佳的政策是,只能从美宜佳那边进货。
他等于违反了美宜佳那边的政策,这是非正规做法,不足刷,我们仅参看一下他的数据即可。
因为他的房租比较低,位置也特别好,而且又是自己在做,所以还是可以挣到不少钱的。
老实说,便利店是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行业。
非常传统的行业的利润率,都是公开的数据。
一般而言,毛利25%,部分商品高一些,部分商品低一些。
有些头脑特别灵活的,增加一些增值服务,比如速食快餐,可以把毛利率做得更高。
自营快餐的毛利率50%。
当然你会问:
尽管如此,一家普通的便利店也挣不了太多钱,那么,为什么有人放弃年薪20万的工作去开便利店呢?
如果,有人辞去年薪20万的工作,而且是非常稳定的一份工作,去开便利店,那么他很可能不止开了一家便利店。
很多人加盟品牌连锁便利店,做成功一家店之后,又可以继续找店面,再加盟,做第2家……
便利店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特别是很多夫妻店,他们都不算自己的人工成本的。
另外便利店,卖的是便利,解决的是最后100米,受到电商的冲击相对比较小。
这是为什么淘宝会做天猫小店,京东会做京东便利店的原因了。
他们也认为,电商没法刷代便利店。
所以他们选择与线下的那么多便利店合作,对他们进行赋能,并用自己的品牌开店。
总而言之:
便利店的毛利润为25%,这个数据可供你参考。
因为便利店受电商影响比较小,开店成功率比较高,招人、人员的管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比较容易复制,可以同时开多个店。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工资还不错,辞职去开便利店的原因了。
请所有想投资零售行业的朋友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
大卖场、小超市,便利店,看着挺像,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你觉得他们都不过是超市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么,便利店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呢?
全家、711 是披着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
全家、711 是披着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
全家、711 是披着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
重要的话说三遍。更重要的是,文章已更新!「疫情」特殊时期如何保证便利店良好地生存下去?更新内容在文末。
好,接下来我开始详细介绍我的经验和观点:
首先你要明白便利店的目标客户是谁?
是隐形贫困人口——都市白领,以及一些服务业人员。
其次,你要明白便利店靠卖什么赚钱?
吃的、喝的。
请你去看看你小区门口夫妻老婆店,这种店是不是都是老板老板娘自己收银的?老板只要哪怕雇一个人,就不赚钱了,说明这种店只能养活一两个人,老板开店赚的就是自己的工资。
而一家全家 24 小时便利店,满编人数多达 8 人,如果像做传统小卖部一样思路去做便利店,别说利润了,你一个月所有流水加起来还不够发工资的,房租就更不用想了。
为什么中间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这就说明,两者的定位就不一样,盈利逻辑也不一样,因此便利店和小卖部从选址到产品选择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请大家再想一想,现在能吸纳这么多就业人员的实体店是什么店?当然是餐馆了。
我开的店是餐厅和便利店开在一起的那种,其中便利店是京东便利店,而便利店的选址本质上也是一样的,都是以开在商务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