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AngularJS的面试题资料整理,这里整理了相关面试题的资料,帮助大家学习理解AngularJS的知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下
ng-if 跟 ng-show/hide 的区别有哪些?
第一点区别是, ng-if 在后面表达式为 true 的时候才创建这个 dom 节点, ng-show 是初始时就创建了,用 display:block 和 display:none 来控制显示和不显示。
第二点区别是, ng-if 会(隐式地)产生新作用域, ng-switch 、 ng-include 等会动态创建一块界面的也是如此。
这样会导致,在 ng-if 中用基本变量绑定 ng-model ,并在外层 div 中把此 model 绑定给另一个显示区域,内层改变时,外层不会同步改变,因为此时已经是两个变量了。
{{name}}
ng-show 不存在此问题,因为它不自带一级作用域。
避免这类问题出现的办法是,始终将页面中的元素绑定到对象的属性(data.x)而不是直接绑定到基本变量(x)上。
详见 AngularJS 中的作用域
ng-repeat迭代数组的时候,如果数组中有相同值,会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会提示 Duplicates in a repeater are not allowed. 加 track by $index 可解决。当然,也可以 trace by 任何一个普通的值,只要能唯一性标识数组中的每一项即可(建立 dom 和数据之间的关联)。
ng-click 中写的表达式,能使用 JS 原生对象上的方法吗?
不止是 ng-click 中的表达式,只要是在页面中,都不能直接调用原生的 JS 方法,因为这些并不存在于与页面对应的 Controller 的 $scope 中。
举个栗子:
{{parseInt(55.66)}}
会发现,什么也没有显示。
但如果在 $scope 中添加了这个函数:
$scope.parseInt = function(x){ return parseInt(x); }
这样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了。
对于这种需求,使用一个 filter 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13.14 | parseIntFilter}}
app.filter('parseIntFilter', function(){ return function(item){ return parseInt(item); } })
{{now | 'yyyy-MM-dd'}} 这种表达式里面,竖线和后面的参数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自定义?
filter,格式化数据,接收一个输入,按某规则处理,返回处理结果。
内置 filter
ng 内置的 filter 有九种:
date(日期)
currency(货币)
limitTo(限制数组或字符串长度)
orderBy(排序)
lowercase(小写)
uppercase(大写)
number(格式化数字,加上千位分隔符,并接收参数限定小数点位数)
filter(处理一个数组,过滤出含有某个子串的元素)
json(格式化 json 对象)
filter 有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直接在页面里:
{{now | date : 'yyyy-MM-dd'}}
另一种是在 js 里面用:
// $filter('过滤器名称')(需要过滤的对象, 参数1, 参数2,...)
$filter('date')(now, 'yyyy-MM-dd hh:mm:ss');
自定义 filter
// 形式 app.filter('过滤器名称',function(){ return function(需要过滤的对象,过滤器参数1,过滤器参数2,...){ //...做一些事情 return 处理后的对象; } }); // 栗子 app.filter('timesFilter', function(){ return function(item, times){ var result = ''; for(var i = 0; i
factory、service 和 provider 是什么关系?
factory
把 service 的方法和数据放在一个对象里,并返回这个对象
app.factory('FooService', function(){ return { target: 'factory', sayHello: function(){ return 'hello ' + this.target; } } });
service
通过构造函数方式创建 service,返回一个实例化对象
app.service('FooService', function(){ var self = this; this.target = 'service'; this.sayHello = function(){ return 'hello ' + self.target; } });
provider
创建一个可通过 config 配置的 service,$get 中返回的,就是用 factory 创建 service 的内容
app.provider('FooService', function(){ this.configData = 'init data'; this.setConfigData = function(data){ if(data){ this.configData = data; } } this.$get = function(){ var self = this; return { target: 'provider', sayHello: function(){ return self.configData + ' hello ' + this.target; } } } }); // 此处注入的是 FooService 的 provider app.config(function(FooServiceProvider){ FooServiceProvider.setConfigData('config data'); });
从底层实现上来看,service 调用了 factory,返回其实例;factory 调用了 provider,返回其 $get 中定义的内容。factory 和 service 功能类似,只不过 factory 是普通 function,可以返回任何东西(return 的都可以被访问,所以那些私有变量怎么写,你懂的);service 是构造器,可以不返回(绑定到 this 的都可以被访问);provider 是加强版 factory,返回一个可配置的 factory。
详见 AngularJS 之 Factory vs Service vs Provider
angular 的数据绑定采用什么机制?详述原理
脏检查机制。
双向数据绑定是 AngularJS 的核心机制之一。当 view 中有任何数据变化时,会更新到 model ,当 model 中数据有变化时,view 也会同步更新,显然,这需要一个监控。
原理就是,Angular 在 scope 模型上设置了一个 监听队列,用来监听数据变化并更新 view 。每次绑定一个东西到 view 上时 AngularJS 就会往 $watch 队列里插入一条 $watch ,用来检测它监视的 model 里是否有变化的东西。当浏览器接收到可以被 angular context 处理的事件时, $digest 循环就会触发,遍历所有的 $watch ,最后更新 dom。
举个栗子
click 时会产生一次更新的操作(至少触发两次 $digest 循环)
按下按钮
浏览器接收到一个事件,进入到 angular context
$digest 循环开始执行,查询每个 $watch 是否变化
由于监视 $scope .val 的 $watch 报告了变化,因此强制再执行一次 $digest 循环
新的 $digest 循环未检测到变化
浏览器拿回控制器,更新 $scope .val 新值对应的 dom
$digest 循环的上限是 10 次(超过 10次后抛出一个异常,防止无限循环)。
详见 关于 AngularJS 的数据绑定
两个平级界面块 a 和 b,如果 a 中触发一个事件,有哪些方式能让 b 知道?详述原理
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如何在平级界面模块间进行通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共用服务,一种是基于事件。
共用服务
在 Angular 中,通过 factory 可以生成一个单例对象,在需要通信的模块 a 和 b 中注入这个对象即可。
基于事件
这个又分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借助父 controller。在子 controller 中向父 controller 触发( $emit )一个事件,然后在父 controller 中监听( $on )事件,再广播( $broadcast )给子 controller ,这样通过事件携带的参数,实现了数据经过父 controller,在同级 controller 之间传播。
第二种是借助 $rootScope 。每个 Angular 应用默认有一个根作用域 $rootScope , 根作用域位于最顶层,从它往下挂着各级作用域。所以,如果子控制器直接使用 $rootScope 广播和接收事件,那么就可实现同级之间的通信。
详见 AngularJS 中 Controller 之间的通信
一个 angular 应用应当如何良好地分层?
目录结构的划分
对于小型项目,可以按照文件类型组织,比如:
css js controllers models services filters templates
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最好按业务模块划分,比如:
css modules account controllers models services filters templates disk controllers models services filters templates
modules 下最好再有一个 common 目录来存放公共的东西。
逻辑代码的拆分
作为一个 MVVM 框架,Angular 应用本身就应该按照 模型,视图模型(控制器),视图来划分。
这里逻辑代码的拆分,主要是指尽量让 controller 这一层很薄。提取共用的逻辑到 service 中 (比如后台数据的请求,数据的共享和缓存,基于事件的模块间通信等),提取共用的界面操作到 directive 中(比如将日期选择、分页等封装成组件等),提取共用的格式化操作到 filter 中等等。
在复杂的应用中,也可以为实体建立对应的构造函数,比如硬盘(Disk)模块,可能有列表、新建、详情这样几个视图,并分别对应的有 controller,那么可以建一个 Disk 构造函数,里面完成数据的增删改查和验证操作,有跟 Disk 相关的 controller,就注入 Disk 构造器并生成一个实例,这个实例就具备了增删改查和验证方法。这样既层次分明,又实现了复用(让 controller 层更薄了)。
参考 AngularJS在苏宁云中心的深入实践
angular 应用常用哪些路由库,各自的区别是什么?
Angular1.x 中常用 ngRoute 和 ui.router,还有一种为 Angular2 设计的 new router (面向组件)。后面那个没在实际项目中用过,就不讲了。
无论是 ngRoute 还是 ui.router,作为框架额外的附加功能,都必须以 模块依赖 的形式被引入。
区别
ngRoute 模块是 Angular 自带的路由模块,而 ui.router 模块是基于 ngRoute模块开发的第三方模块。
ui.router 是基于 state (状态)的, ngRoute 是基于 url 的,ui.router模块具有更强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视图的嵌套方面。
使用 ui.router 能够定义有明确父子关系的路由,并通过 ui-view 指令将子路由模版插入到父路由模板的
中去,从而实现视图嵌套。而在 ngRoute 中不能这样定义,如果同时在父子视图中 使用了 会陷入死循环。示例
ngRoute
var app = angular.module('ngRouteApp', ['ngRoute']); app.config(function($routeProvider){ $routeProvider .when('/main', { templateUrl: "main.html", controller: 'MainCtrl' }) .otherwise({ redirectTo: '/tabs' });
ui.router
var app = angular.module("uiRouteApp", ["ui.router"]); app.config(function($urlRouterProvider, $stateProvider){ $urlRouterProvider.otherwise("/index"); $stateProvider .state("Main", { url: "/main", templateUrl: "main.html", controller: 'MainCtrl' })
如果通过angular的directive规划一套全组件化体系,可能遇到哪些挑战?
没有自己用 directive 做过一全套组件,讲不出。
能想到的一点是,组件如何与外界进行数据的交互,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配置就能使用吧。
分属不同团队进行开发的 angular 应用,如果要做整合,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可能会遇到不同模块之间的冲突。
比如一个团队所有的开发在 moduleA 下进行,另一团队开发的代码在 moduleB 下
angular.module('myApp.moduleA', []) .factory('serviceA', function(){ ... }) angular.module('myApp.moduleB', []) .factory('serviceA', function(){ ... }) angular.module('myApp', ['myApp.moduleA', 'myApp.moduleB'])
会导致两个 module 下面的 serviceA 发生了覆盖。
貌似在 Angular1.x 中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最好在前期进行统一规划,做好约定,严格按照约定开发,每个开发人员只写特定区块代码。
angular 的缺点有哪些?
强约束
导致学习成本较高,对前端不友好。
但遵守 AngularJS 的约定时,生产力会很高,对 Java 程序员友好。
不利于 SEO
因为所有内容都是动态获取并渲染生成的,搜索引擎没法爬取。
一种解决办法是,对于正常用户的访问,服务器响应 AngularJS 应用的内容;对于搜索引擎的访问,则响应专门针对 SEO 的HTML页面。
性能问题
作为 MVVM 框架,因为实现了数据的双向绑定,对于大数组、复杂对象会存在性能问题。
可以用来 优化 Angular 应用的性能 的办法:
减少监控项(比如对不会变化的数据采用单向绑定)
主动设置索引(指定 track by ,简单类型默认用自身当索引,对象默认使用 $$hashKey ,比如改为 track by item.id )
降低渲染数据量(比如分页,或者每次取一小部分数据,根据需要再取)
数据扁平化(比如对于树状结构,使用扁平化结构,构建一个 map 和树状数据,对树操作时,由于跟扁平数据同一引用,树状数据变更会同步到原始的扁平数据)
另外,对于Angular1.x ,存在 脏检查 和 模块机制 的问题。
移动端
可尝试 Ionic,但并不完善。
参考 如何看2015年1月Peter-Paul Koch对Angular的看法?
如何看待 angular 1.2 中引入的 controller as 语法?
最根本的好处
在 angular 1.2 以前,在 view 上的任何绑定都是直接绑定在 $scope 上的
function myCtrl($scope){ $scope.a = 'aaa'; $scope.foo = function(){ ... } }
使用 controllerAs,不需要再注入 $scope ,controller 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 javascript 对象(POJO),一个更纯粹的 ViewModel。
function myCtrl(){ // 使用 vm 捕获 this 可避免内部的函数在使用 this 时导致上下文改变 var vm = this; vm.a = 'aaa'; }
原理
从源码实现上来看,controllerAs 语法只是把 controller 这个对象的实例用 as 别名在 $scope 上创建了一个属性。
if (directive.controllerAs) { locals.$scope[directive.controllerAs] = controllerInstance; }
但是这样做,除了上面提到的使 controller 更加 POJO 外,还可以避免遇到 AngularJS 作用域相关的一个坑(就是上文中 ng-if 产生一级作用域的坑,其实也是 javascript 原型链继承中值类型继承的坑。因为使用 controllerAs 的话 view 上所有字段都绑定在一个引用的属性上,比如 vm.xx,所以坑不再存在)。
{{name}}
问题
使用 controllerAs 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没有注入 $scope ,导致 $emit 、 $broadcast 、 $on 、 $watch 等 $scope 下的方法无法使用。这些跟事件相关的操作可以封装起来统一处理,或者在单个 controller 中引入 $scope ,特殊对待。
参考 angular controller as syntax vs scope
详述 angular 的 “依赖注入”
栗子
依赖注入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目的是处理代码之间的依赖关系,减少组件间的耦合。
举个栗子,如果没有使用 AngularJS,想从后台查询数据并在前端显示,可能需要这样做:
var animal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animal-box'); var httpRequest = { get: function(url, callback){ console.log(url + ' requested'); var animals = ['cat', 'dog', 'rabbit']; callback(animals); } } var render = function(el, http){ http.get('/api/animals', function(animals){ el.innerHTML = animals; }) } render(httpRequest, animalBox);
但是,如果在调用 render 的时候不传参数,像下面这样,会报错,因为找不到 el 和 http(定义的时候依赖了,运行的时候不会自动查找依赖项)
render();
//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get' of undefined
而使用 AngularJS,可以直接这样
function myCtrl = ($scope, $http){ $http.get('/api/animals').success(function(data){ $scope.animals = data; }) }
也就是说,在 Angular App 运行的时候,调用 myCtrl,自动做了 $scope 和 $http 两个依赖性的注入。
原理
AngularJS 是通过构造函数的参数名字来推断依赖服务名称的,通过 toString() 来找到这个定义的 function 对应的字符串,然后用正则解析出其中的参数(依赖项),再去依赖映射中取到对应的依赖,实例化之后传入。
简化一下,大概是这样:
var inject = { // 存储依赖映射关系 storage: {}, // 注册依赖 register: function(name, resource){ this.storage[name] = resource; }, // 解析出依赖并调用 resolve: function(target){ var self = this; var FN_ARGS = /^function\s*[^\(]*\(\s*([^\)]*)\)/m; var STRIP_COMMENTS = /((\/\/.*$)|(\/\*[\s\S]*?\*\/))/mg; fnText = target.toString().replace(STRIP_COMMENTS, ''); argDecl = fnText.match(FN_ARGS)[1].split(/, ?/g); var args = []; argDecl.forEach(function(arg){ if(self.storage[arg]){ args.push(self.storage[arg]); } }) return function(){ target.apply({}, args); } } }
使用这个 injector,前面那个不用 AngularJS 的栗子这样改造一下就可以调用了
inject.register('el', animalBox); inject.register('ajax', httpRequest); render = inject.resolve(render); render();
问题
因为 AngularJS 的 injector 是假设函数的参数名就是依赖的名字,然后去查找依赖项,那如果按前面栗子中那样注入依赖,代码压缩后(参数被重命名了),就无法查找到依赖项了。
// 压缩前 function myCtrl = ($scope, $http){ ... } // 压缩后 function myCtrl = (a, b){ ... }
所以,通常会使用下面两种方式注入依赖(对依赖添加的顺序有要求)。
数组注释法
myApp.controller('myCtrl', ['$scope', '$http', function($scope, $http){ ... }])
显式 $inject
myApp.controller('myCtrl', myCtrl); function myCtrl = ($scope, $http){ ... } myCtrl.$inject = ['$scope', '$http'];
补充
对于一个 DI 容器,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依赖项的注册,依赖关系的声明和对象的获取。
在 AngularJS 中,module 和 $provide 都可以提供依赖项的注册;内置的 injector 可以获取对象(自动完成依赖注入);依赖关系的声明,就是前面问题中提到的那样。
下面是个栗子
// 对于 module,传递参数不止一个,代表新建模块,空数组代表不依赖其他模块 // 只有一个参数(模块名),代表获取模块 // 定义 myApp,添加 myApp.services 为其依赖项 angular.module('myApp', ['myApp.services']); // 定义一个 services module,将 services 都注册在这个 module 下面 angular.module('myApp.services', []) // $provider 有 factory, service, provider, value, constant // 定义一个 HttpService angular.module('myApp.services').service('HttpService', ['$http', function($http){ ... }])
参考
[AngularJS] 自己实现一个简单的依赖注入
理解angular中的module和injector,即依赖注入
AngularJS中的依赖注入实际应用场景
如何看待angular2
相比 Angular1.x,Angular2的改动很大,几乎算是一个全新的框架。
基于 TypeScript(可以使用 TypeScript 进行开发),在大型项目团队协作时,强语言类型更有利。
组件化,提升开发和维护的效率。
还有 module 支持动态加载,new router,promise的原生支持等等。
迎合未来标准,吸纳其他框架的优点,值得期待,不过同时要学习的东西也更多了(ES next、TS、Rx等)。
以上就是对AngularJS 面试题的资料整理,后续继续补充相关资料谢谢大家对本站的支持!
以上就是AngularJS 面试题集锦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易知道|edz.cc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