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有雨,谷里多米”,要理解其意思,首先要弄明什么是“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是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伏的日期是按干支纪日来推算的,从交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天干为庚日的日子叫“初伏,如今年初伏是7月12号,阴历六月初十庚戌日。过十天后即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的叫“三伏”。初伏到中伏是十天,中伏到末伏,有时是十天,有时会是二十天,这要看夏至到立秋有几个庚日来确定。每年的三伏天大概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在小暑后到处暑前,太阳正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北半球最热之时,地面吸热量大于散热量,积储热量增多,所以有热在三伏之说。
我在农村长大,我家里就是种水稻的,一年两熟。水稻要有充足的热量及水养,怕受旱。在三伏最热的天气里,如果无雨,水稻受旱,稻谷难得入米饱满,是会减产失收的。如果在三伏天里,雨水均匀,水稻不受旱,风调雨顺,稻谷长势好,长的饱满就多米,就丰产增收。
现在重兴修水利,田里有水,天不下雨也不怕了,所以这俗语用在今天,就不是很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