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的网作者简介,夏洛的网作者简介(不超过100字)

夏洛的网作者简介,夏洛的网作者简介(不超过100字)

E·B·怀特(1899-1985),美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评论家,以散文名世,“其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自成一格”。

生于纽约蒙特弗农,毕业于康奈尔大学。

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的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

怀特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关爱,他的道德与他的文章一样山高水长。

除了他终生挚爱的随笔之外,他还为孩子们写了三本书:《斯图尔特鼠小弟》(又译《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又译《天鹅的喇叭》),同样成为儿童与成人共同喜爱的文学经典。

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夏洛的网》,至今已经发行5000万册以上,拥有20多种文字的译本。

在美国1976年《出版周刊》搞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这本童话位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中的首位,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E.B.怀特,于1899年7月11日生于纽约。

1918年,从美军退役,入康奈尔大学就读,1921年毕业。

这期间他曾担任过《西雅图时报》等多家出版机构的记者。

  1924年他回到纽约,当了一位广告撰稿人。

1926或1927年,他来到《纽约客》杂志社作编辑工作。

在《纽约客》工作的这11年来,他为这本杂志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还有些别的体裁的文章。

  1929年他和凯瑟琳(Katherine)结婚。

(1941年他们一起撰写了《美国幽默文库》一书)不久,怀特开始为《新纽约周刊》工作。

但是,直到他和他的同事兼朋友JamesThurber合写的《性是必需的吗?》一书在同年出版后,怀特才真正引起了文坛的注意。

  从1938~1943年,他作为《哈珀斯》杂志的专栏作家,为该杂志的“个人观点”专栏撰写了大量的散文。

这些“怀特式”的散文在1942年被结集出版后,被评论家认为是怀特最优秀的一本散文集。

1939年,他搬到缅因州的北Brooklin的一个农场,作为一名自由作家继续从事写作。

1959年,怀特出版了一本文体学专著《文体的要素》,这本书后来被广泛地用作美国中学与大学的教材。

可以选节抄

“没头脑”“不高兴”之父100岁了

他是“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他翻译了《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等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总字数逾千万字。他是任溶溶。昨天,这位中国儿童文学泰斗在上海迎来百岁生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任溶溶

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1923年5月19日出生于上海,广东鹤山人,祖籍浙江金华。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老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和儿童文学创作,是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德高望重的翻译家、作家、编辑家。

他的作品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

任溶溶一生获奖无数,他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翻译奖、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等奖项。

这位100岁的世纪老人,总是乐呵呵像个顽童一样,他的作品总是贴近孩子,透露着孩子般任性的个性,符合孩子的阅读趣味。

任溶溶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儿童文学大家,儿童文学泰斗、第一位100岁的儿童文学作家。他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了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他能用俄语、日语、英语、意大利语四种语言翻译,人们从任溶溶的译作中了解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儿童作家和作品。

任溶溶在翻译这些作品时,也是精挑细选,不仅要在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具有艺术性,还要具备对孩子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蒙的功能,经过他翻译而来的数百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等,历经半个多世纪,依然闪闪发光!

任溶溶不仅翻译了很多深受孩子喜欢的外国童话故事,也创作了许多伴随中国孩子长大的童话,比如被拍成美术电影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等等。其中《没头脑和不高兴》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优秀的短篇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

此外老人家还有大量的儿童诗歌和散文:《爸爸的老师》《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我成了个隐身人》《土土的故事》《丁丁探案记》等等。

最有成就的就是翻译儿童诗

任溶溶曾说:“我翻译许多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只希望我国小朋友能读到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只希望我国小朋友能和世界小朋友一道得到快乐,享受好的艺术作品。”

任溶溶译过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他自己说,“翻译这么久,觉得最有成就的是翻译儿童诗,翻译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儿童诗”,后来创作儿童诗,也是“长期翻译外国儿童文学,学到了不少东西,入了门的结果”。

在任溶溶看来,儿童文学翻译有一个特点,就是读者对象十分明确,是孩子,而且不是笼笼统统的孩子。给幼儿译外国儿歌,自然要译成儿歌样子,朗朗上口,给大孩子译书又不能有娃娃腔,孩子大了,不爱别人把他们看作娃娃。原作者的书是写给不同年龄的孩子看的,自然要让他们的小读者看得懂,看得有兴趣,译者也就应该做到这一点,让小读者看得懂,看得有兴趣。

任溶溶说,给儿童看的书不比给大人看的书,不能靠加注解来解决问题,所以只能把外文的文字游戏设法按原意变成中文的文字游戏,使小读者从译文中得到外国孩子从原作中得到的同样的乐趣。虽然从文字上说,这似乎不太符合翻译“信”的原则,但通过这个办法,让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一样喜欢读这本书,应该是原作者的希望,这反而是大大的“信”——不影响孩子快活地读这本书是首要的。

来源: 扬子晚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