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了继往开来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因为相关资料比较少,也就带过的比较多。而这篇我们要说的第四代计算机,对我们现在的电脑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80386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4004芯片
msc4微型计算机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tsr80
不像其他之前的微电脑,Apple II看起来更像是家用电器而不是一大块电子仪器。这使它无论摆在家中、在经理的办公桌上或在教室里都不会显得突兀。它的上盖可以轻易地从米色的塑料机箱上拿起,便于更改电脑内部的硬件设置,包括主板上的8个扩充槽及内存插槽。最高可有48 KB的内存。
Apple II系列电脑对科技产业及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Apple II是第一部许多人皆见过的电脑,其价位也是许多中产阶级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其普及性造就了整个电脑游戏与教育软件业的荣光,并同时带起了文书处理器与打印机的市场。
appleII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CPU为8086)。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麦金塔电脑(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pc at286
Macintosh 128k是第一款成功的面向大众市场的个人电脑,它拥有图形用户界面、内置屏幕和鼠标。
早期的麦金塔电脑都很贵,市场由更便宜的Commodore 64、IBM PC及 IBM PC兼容机主导。[4]但后来,麦金塔操作系统被教育和出版领域广泛应用,使得苹果公司成为未来十年的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制造商。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公司推出了麦金塔LC II和Color Classic,这两款产品在价格上与当时的Wintel机型竞争。
然而,Windows 3.1x和英特尔奔腾(Pentium)处理器的出现,逐渐夺走了Mac电脑的市场份额。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奔腾都击败了当时Mac电脑中使用的摩托罗拉68040。上世纪90年代中期,麦金塔电脑的架构开始向PowerPC迁移并发布了Power Macintosh系列。但因为普通PC一直在降价以及Macintosh Performa的库存管理不善,再加上Windows 95的发布,导致了Mac用户数量持续下降。到1994年底,Mac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跌至第三位,当年康柏成为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
1997年中期,史蒂夫·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将原来由近20款麦金塔电脑组成的复杂产品线减至1999年中期的4款:Power Macintosh G3, iMac, 14.1″ PowerBook G3, and 12″ iBook。这四款产品都凭借其高性能、有竞争力的价格和美观的工业设计在商业上获刷了关键的成功,帮助苹果重新盈利。
2006年,麦金塔电脑开始向英特尔平台迁移,大约在这个时候,苹果公司逐渐淘汰了麦金塔这个名字,刷而代之的是“Mac”。Mac这个绰号自第一款产品面世以来就一直被广泛使用。
第四阶段便是从1983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Intel公司相继推出80386、80486。386、486微型计算机是初期产品。 1993年, 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现在Pentium III(也有人称P7)微处理器己成为了主流产品,预计Pentium IV 将在2000年10月推出。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刷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