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员”不再列入投标文件,如何保证招标质量?-投标文件

“八大员”不再列入投标文件,如何保证招标质量?-投标文件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了一些企业资质核准行政许可,改为纳入行业协会管理,一些政府采购项目也相应取消了此类资质作为准入门槛。

近期,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取消建筑业企业最低等级资质标准现场管理人员指标考核的通知》(建办市〔2018〕53号)要求关于持有岗位证书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标考核已全部取消。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时,不再将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民管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员等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列入投标文件。这意味着,以往将相关人员作为评标考量因素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招标项目质量呢?

其实现在不管政府采购还是工程招标,都已经慢慢从“重程序轻管理”的偏见中走出,越来越多招标单位意识到,在招标的过程,更多的其实是投标文件的“比拼”,实际上在履约过程中,若管理不严,监管不到位,也实现不了好的效果。因此,一些招标单位已经开始实行“宽进严出”的思路。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条件,具备国家法律法规定的可以承接工程的门槛,那么都可以承接项目。但是中标后,必须严格履行投标承诺。在招标文件中更多的是对项目的要求的阐述,对履约监管的举措以及验收的标准等等。具体如下:

一、严格把关准入门槛,按规定设置招标项目资格条件。结合招标项目的实际,设置相应的资质要求,确保入围企业的质量。

二、对招标项目的具体要求应该是侧重功能性和效果的要求。比如以往很多的是对参数的要求,或者人员资质的要求,那么,现在可以调整为对人员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达到怎么样的效果。如果达不到应作何处理。这样子,也解决了相关人员资质被取消。可以通过对人员行为的监管实现同样的招标效果。

三、明确监管措施,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监督,对一些工程项目可以引入全过程监理的理念,明确相应的流程规范和标准,确保效果。

四、验收标准。验收是最后一道关,务必要在招标文件中对验收提出相应的要求,除了强制性的验收标准,是否还有更加高的标准要求,都应在招标时一并明确。

通过这些办法,在招标过程中宽进,在监管中加强,在验收中严出,以应对目前越来越多资质取消,人员资格被禁止列入投标文件等新情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