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脑历代系统
第一世代:1972~1977
代表:Odyssey游戏机
Odyssey
感谢电子工程师拉尔夫·贝尔(Ralph·Baer)为游戏产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Odyssey游戏机于1966年开始研发,1972年正式发售。该型游戏机使用类似于磁盘的游戏卡带驱动。游戏画面还要靠在电视屏幕上贴一张膜,而且画面简单,没有音效。即使如此也迈出了家用视频游戏机的第一步。
第二世代:1977~1983
代表:Atari 2600、SG-1000
Atari 2600
雅达利公司于1977发行的Atari 2600是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家用游戏主机系统。也称得上是现代游戏机的始祖。
SG-1000
1983年SEGA(世嘉)推出SEGA-1000(也有后续机型),在与FC红白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为第二世代主机画上句号。
第三世代:1983~1988(8位机时代)
代表:Family Computer、Master System
FC红白机
Nintendo(任天堂)于1983年推出的 Family Computer(红白机、FC、NES指的都是这玩意儿 )使任地狱在美国游戏产业遭受Atari Shock(雅达利冲击)萧条后成为世界游戏产业新主导者和开创者。
Master System
SEGA为对抗任天堂FC,于1985年发行Master System,败北。
第四世代:1988~1994(16位机时代)
代表:Mega Drive、Super Famicom
Mega Drive
1988年世嘉开始发售16位元机 SEGA Mega Drive(世嘉至强驱动器),第四世代开启。
Super Famicom
为应对世嘉开启的16位元时代,Nintendo于1990年发售Super Famicom(超级任天堂)
第五世代:1994~2002
代表:SEGA Saturn、PS1、N64
SEGA Saturn
在前两次主机战争中完败于任天堂的世嘉为一转颓势,于1994年11月发售32位元机SEGA Saturn(SS、世嘉土星)
Play Station
殊不知半路杀出个林妹妹,世嘉土星发售仅一个月。1994年12月Sony(索尼)Play Station one(PS1)闪亮登场。
Nintendo 64
任天堂很偏执,于1996年发售64位元……卡带机 Nintendo 64
第六世代:1998~2004
代表:Dreamcast、PS2、NGC、X-BOX
Dreamcast
1998年,还是世嘉,推出Dreamcast(蚊香机) 家用游戏机第六世代来临。(PS:世嘉还是挺厉害的四五六世代的开创者啊)但很可惜Dreamcast 并没有挽回败局,2001年停产后SEGA退出了家用游戏机的历史舞台。
PlayStation 2
2000年,在上一次主机战争中完胜的Sony再次发力,强势推出PS2,并创下了至今一亿五千万台的销售记录。索尼大法开始席卷全球。
Nintendo GameCube
2001年推出NGC,且其富有创造性的外设无线手柄 WaveBird也一同问世。
X-BOX
看到全球游戏产业生机勃发和索尼赚得盆满钵满,Microsoft(微软)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在2001推出X-BOX。
第七世代:2005~2013
代表:X-BOX 360、Play Station 3
X-BOX 360
2005年Microsoft推出 X-BOX 的后继机型 X-BOX 360。
PlayStation 3
Sony为对抗Microsoft而推出的PlayStation 3
2006年任天堂把体感系统引入家用游戏机(任地狱简直就是世界的主宰),Wii出世。家用游戏机市场进入Microsoft、Sony、Nintendo三足鼎立之势。
第八世代:2013~2017
代表:Wii U、X-BOX One、PS4
2012年底任天堂Wii U正式发售。作为Wii的后继机型,Wii U不仅兼容Wii的所有外设配件,又双叒创造性地搭载了触摸屏手柄
2. 历代的电脑
Macbook Air 一共有七代
区别如下:
1、处理器区别:第一代到七代,处理器也由Intel Core 2 Duo P7700双核处理器升级到了Intel Core i5。
2、运行内存区别:运存和处理器是同时升级的,从第一代的2G到现在的16G。
3、硬盘储存区别:硬盘容量越来越大,从60GB到现在的2TB。
4、价格区别:随着时间推移,物价上涨,每一代的迭代更新必然会导致价格上的差异,所以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贵
3. 常见的电脑系统
目前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很难用单一标准统一分类。 根据操作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对作业处理方式来考虑,可分为批处理系统(MVX、DOS/VSE)、分时系统(WINDOWS、UNIX、XENIX、Mac OS)、实时系统(iEMX、VRTX、RTOS,RT Linux); 根据所支持的用户数目,可分为单用户(MSDOS、 OS/2)、多用户系统(UNIX、MVS、Windows); 根据硬件结构,可分为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Windows NT、 OS/2 warp)、分布式系统(Amoeba)、多媒体系统(Amiga)等。 操作系统的五大类型是: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4. 电脑系统经历了几代
英特尔处理器最新到了第11代。
英特尔第11代酷睿处理器依旧采用10nm制程工艺打造。基于英特尔全新的SuperFin技术工艺、WillowCove架构以及Xe图形处理架构,CPU频率提升至4.8GHz。
得益于全新SuperFin制程技术,官方表示第11代酷睿处理器相比前代产品运行频率显著提高,具体为CPU性能提升超20%,集成lrisXe核显性能翻番,AI性能相当残暴,提升了5倍之多。Wi-Fi6无线网络则为其提供3倍于Wi-Fi5的速度。
5. 电脑最早系统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数字电子计算机简介: 简称数字计算机。其内部被传送、存储和运算的信息,都是以电磁信号形式表示的数字。典型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计算机存储系统和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组成。
”埃尼阿克”简介: “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 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 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种就能算出来,比炮弹晒身的飞行速度还快。
6. 电脑系统年代
计算机病毒经历的阶段介绍:
第一阶段为原始病毒阶段。产生年限一般认为在1986-1989年之间,由于当时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少,而且大多是单机运行,因此病毒没有大量流行,种类也很有限,病毒的清除工作相对来说较容易。
主要特点是:攻击目标较单一;主要通过截获系统中断向量的方式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目标进行传染;病毒程序不具有自我保护的措施,容易被人们分析和解剖。
第二阶段为混合型病毒阶段。其产生的年限在1989-1991年之间,是计算机病毒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的阶段。计算机局域网开始应用与普及,给计算机病毒带来了第一次流行高峰。
这一阶段病毒的主要特点为:攻击目标趋于混合;采取更为隐蔽的方法驻留内存和传染目标;病毒传染目标后没有明显的特征;病毒程序往往采取了自我保护措施;出现许多病毒的变种等。
第三阶段为多态性病毒阶段。此类病毒的主要特点是,在每次传染目标时,放入宿主程序中的病毒程序大部分都是可变的。因此防病毒软件查杀非常困难。如1994年在国内出现的幽灵病毒。
这一阶段病毒技术开始向多维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为网络病毒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壮大,依赖互联网络传播的邮件病毒和宏病毒等大量涌现,病毒传播快、隐蔽性强、破坏性大。
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反病毒产业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新兴产业。
第五阶段为主动攻击型病毒。典型代表为去年出现的冲击波病毒和目前流行的震荡波病毒。这些病毒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进攻型的扩散,并不需要任何媒介或操作,用户只要接入互联网络就有可能被感染。正因为如此,该病毒的危害性更大
第一阶段:1986年~1989年,传统病毒,计算机病毒萌芽与滋生之时期。
第二阶段:1989年~1991年,混合型病毒(亦称“超级病毒”),计算机病毒由简单发展至复杂、由单纯走向成熟之时期。
第三阶段:1992年~1995年,多态型病毒(或自我变形病毒),计算机病毒发展成熟之时期,开始向多维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90年代中后期,出现宏病毒,计算机病毒流行面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