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E改进时为什么不把机头进气一起改了

歼-7E改进时为什么不把机头进气一起改了

歼-7E改进时为什么不把机头进气一起改了

因为没有必要,当时中国空军没有合适的超视距打击武器,改两侧进气大机头也只是为了大口径雷达,而在没有中距弹的情况下雷达口径再大也毫无意义。空军手里大把的j6j7,作战思路就是超低空利用敌人雷达下视盲区突进到近距展开格斗。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是相当悲壮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看看j16这世界第二AESA,对于30多年前的中国空军这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再看j20的大头。

最后补一张,还是j16大头,与飞行员的对比。

手里的剑足够长的时候,一双看得远的眼睛才能物尽其用。否则只是浪费钱而已。

老兵不死,歼7在中国空军使用了50年,为何仍没有退役

名将麦可阿瑟曾说过,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歼-7战斗机就是军中老兵,自1966年首架下线,前后共生产了40余年,有超过4000架各种型号的歼-7陆续装备空军序列,或援助或外销到亚非拉友好国家,甚至遥远的欧洲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

在原先空军某些领导人喊出“歼-6万岁!”口号,歼-6一招鲜吃天下,量产高达5200余架的背景下,军工依然上了歼-7项目,可见此型战机有其独特之处。

歼-7是中国空军第一型高空高速战斗机,最大高空飞行速度超过了2倍音速,是刚跨过音速的歼-6战斗机所无法比拟的,不仅身轻如燕,而且机动灵活,其机动能力远在歼-6之上。

尽管歼-7也采用了米格早期战斗机传统的机头进气,但要比歼-5、歼-6要小许多,外观也更加刚毅俊朗,也更加帅气,更富有战斗气息。

当歼-7战斗机服役空军时,在军中掀起了阵阵波澜,济南空军飞行员包括地勤人员穿的白色汗背心上“济南空军”四个红字大字下面,印上的就是歼-7图案,可见歼-7在军中受欢迎程度,以及在空军中的地位,当时的歼-7就是空军的绝对主力战斗机。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离首架歼-7服役已经过去50余年了,歼-10、歼-11、歼-16等先进的战斗机成了我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第4代隐形战斗机歼-20也在2018年春节前正式服役,空军昂首阔步进入了全球第一方阵,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在空军新型主力战斗机包括隐形战斗机都已经服役的大前提下,老骥伏枥50余载的歼-7战斗机依然在空军中发挥余热,其实,是非常好理解的,那就是歼-7是执行日常巡逻、查证,遂行本土防空作战的有力机种。

因为歼-7是轻型战斗机,尽管航程短、滞空时间短,但起飞重量轻、机内燃油少,使用成本低,且数十年的累积,维护维修方便,空军使用起来非常顺手。

后期生产改进型歼-7战斗机,被外界誉为米格-21的终极改进版,战斗力有了极大的提高,配上新型空空导弹,在体系内作战时,甚至有了和国外第3代战机的对抗能力,特别是在空中狗斗状态时,歼-7具备非常优异的性能。

而国产第3代高性能战斗机包括最新型的歼-20战斗机,不仅价格昂贵,使用成本极高,而且维护保养费用也极高,因此在应对紧急状态、边境巡逻等日常的空中例行任务,就由价格低廉、皮实耐用、口碑较好的歼-7、歼-8等较为老旧的机种承担起来了。

新型战斗机则更多是实施前出西太平洋远航、掩护战轰巡飞,用于东海、南海方向战备巡航,甚至绕宝岛飞行等重大的训练和战备任务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力的强盛,新型战斗机的不断服役,歼-7、歼-8等老旧型号的机种,将最终彻底退出现役,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为什么歼10只设计安装单台发动机,双发可靠性不是更高吗

兔哥回答,(一)使用目的不同飞机是采用双发还是单发是根据使用目的而定的。单发动机通常是轻型战斗机的专利,这些战斗机本身重量轻,载弹量不大,一台发动机足够用了,同时这些战斗机都有很灵活的机动性能,如,歼十,歼七等等,这些飞机通常是强调以空战为主,兼具对地(海攻击能力)。发动机也是有重量的,同时,双发动机也就意味着需要载更多的燃油,这些都需要有空间去放置,因此,机体体积就必须要大,要重些,对于轻型机来说无法实现。双发动机通常是重型战斗机的专利。这些战斗机机体都要大于单发动机的轻型飞机,采用双发是为了有大的载弹量,较远的航程这些都是双发战斗机的优势,另外,可靠性也自然高于单发动机的飞机。

(二)制造难度不同,性价比也不同单发动机的飞机发动机置于机身的中心轴线上,配重容易,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这也是单发动机飞机的滚转性能好于双发动机飞机的原因所在,单发动机飞机的性能并不比双发动机飞机低,在机动,爬升,翻滚方面没有劣势。现代的战斗机都采用电传控制结构,单发动机的结构更容易设置,双发动机飞机就复杂的多,因此,从生产制造上来说单发动机飞机比较容易制造。特别是战争状态时,更容易快速批量生产。双发动机的战机,由于需要布置两台发动机,也就多出了一套控制结构,因此,对飞机的结构设计自然就要比单发的复杂,而且,从原材料,耗油量等等方面要比单发动机的飞机花更多的钱,在使用中的费用也要高于单发动机,维护保养费用,维修用时也高。单发动机的飞机虽然载弹量,航程上要比双发动机的差一些,但并不是很大,而且,费用却差很多。这是单发动机的优势所在。

(三)单发动机的安全性并非没有办法补偿,而双发动机的安全性能也并非是绝对优势从安全性上来说,双发动机的飞机由于有两台发动机,坏了一台还有一台,自然会增加飞机的安全性,这一点没疑问,但也不是绝对的安全。战斗机发动机故障虽然是一个重点险情,但这只限于平时,战时状态下未必是主要因素,同时双发动机的飞机只所以配两台发动机,是由飞机的重量决定的,单台推力不够,因此,坏了一台,势必会影响到飞机的机动性能。飞机是用来战斗的,这是第一要务,实战中靠一台发动机飞行的双发战斗机,就像个残疾人,能成功逃脱的机会并不多。即便是可以单发飞行将落,由于推力力矩的改变,也并非是100%的成功。而单发战斗机在发动机损坏的情况下,则只能跳伞了,这也是单发动机飞机的惯例。虽然跳伞也有很大风险,但这个风险和双发动机飞机迫降没什么大的区别。当然,这个问题必须要从实战中去分析才能有价值。战斗中单发动机失去动力,双发动机剩下一台,谁更具优势并不同于平时训练。

(四)两种飞机都是为了战斗而准备的,各有各的长处,也都有各自的劣势。任何武器都是矛与盾的结合体,充分发扬长处,避其短处才是最好的战斗机。对于单发动机飞机来说,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自然会更高,然而,不可能是单发动机飞机的发动机就比双发的要安全,其实,两种飞机的安全性的要求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使用的目的,和装备的战略考量。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络平台。(图片来源有关资料,一并谢过!)

1月23日,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7坠毁身亡,为什么飞行员没有逃生成功

巴空军表示,一架F-7PG战斗机在俾路支省西南部的Mastung地区附近坠毁,不幸的是飞行员在这场悲惨事件中丧生,目前事故原因尚未确定。

这架F-7PG战斗机,是一架双座战斗机,飞机在迫降硬着陆后起火,飞行员在事故中丧生,但见习飞行员仍然安全。

2018年10月,2架缅甸空军的歼-7战斗机,在训练中遭遇大雾天气坠毁,其中3名飞行员丧生,导致外界质疑歼-7战斗机的飞行性能。

歼-7战斗机,是在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不仅装备本国空军,还曾大量出口,为国家赚取了外汇。

其中的歼-7A、歼-7ⅡK、歼-7MP/P/PG、歼-7MB/BG等多种机型,曾向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家出口。

美国空军在八十年代初,也曾向中国采购了两个中队的歼-7战斗机,数量不亚于30架,将歼-7战斗机作为假想敌,用来演练美国空军战斗机的空中格斗能力。

至于巴基斯坦那架失事F-7PG战斗机飞行员为什么没有逃生成功,也非常好理解,因为战机是在迫降硬着陆后起火中遇难,显然来不及跳伞,即便飞行员跳伞,那么低的高度,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因为巴基斯坦空军说,F-7PG战斗机是在迫降硬着陆,说明巴空军飞行员是在歼-7发生空中故障时,是想保住战机,而采取了危险性极高的“迫降硬着陆”,最终,战机失事,既未能保住战机,同时战机飞行员也不幸遇难。

从印度空军曾引进了总数高达1000架的米格21战斗机,也即中国空军歼-7战斗机的原型机,到目前为止,已经从空中坠毁了一半以上,一代名机米格21,事实上成了空中的“飞行棺材”。

事实就是地说,歼-7战斗机远没有空军另外一款源自米格19的歼-6战斗机来得安全,国内空军的歼-7战斗机事故率也是很高的。

2012年12月,空军一架歼-7战斗机在广东汕头机场附近坠毁,飞行员跳伞成功,但导致一处民房受损,有4人受伤,国防部证实歼-7战斗机失事,曾经引发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巴基斯坦为何选择歼-7而不是歼-8

说一句调侃的话:歼-8我们自己折腾明白了么还去祸害小巴?

其实我国也并不是没有向巴基斯坦推销过歼-8,在90年代改进出来的歼-8IIM,在2000前后改进出来的歼-8Z(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型号都是厂所自己整出来的改进编号,空军并未承认这些莫名其妙的型号),其潜在的客户就包括伊朗和巴基斯坦。

但是在巴基斯坦看来,歼-8相比歼-7P/PG的优势实在有限,劣势反而不少——歼-8系列在中国空军战斗序列中的位置介于制空战斗机与拦截机之间,相比歼-7系列来讲更偏重拦截性能。这和歼-8早期的假想敌米格-23MD和图-22是分不开的,在我空军战役学说中,歼-8更适合部署在二线机场,前方机场发现来袭机群后迅速起飞高速接敌,把导弹打出去就返航。

这种飞机在国土纵深比较大的国家还是有点用处的,但是在巴基斯坦这种国土没有纵深、印度飞机从吉尔吉特、旁遮普等地进来穿过苏莱曼山脉一个加力就能冲到奎达和白沙瓦的国家里,歼-8的拦截性能无从发挥,因为还没有起飞敌机已经到了眼前了,故巴基斯坦长期对于前线战斗机有较大的偏好,相比较这种重型战斗机它更喜欢性能比较均衡,近战能力较强的歼-7P/PG和F-16A,而歼-8系列的近战缠斗能力只同歼-7H相当,甚至不如歼-7G,使用成本与维护难度还大大超出歼-7系列,还不具备执行多元化任务的能力,巴基斯坦不感兴趣也就不意外了。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歼八二战斗机为什么不用楔形进气道将来有改装潜力吗

一提起我们的歼-8II战机“八爷”,军迷们大多有自惭形秽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军迷认为,“八爷”只知道往前冲,在机动性方面落后时代太多了,如今服役的数量也不多了。确实,“八爷”这种设计当时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如美军同时代的战机更先进一些。但是,其实歼-8II战机的气动布局,堪称同时,代顶级气动布局,高空高速性能十分强悍。甚至因为气动布局占尽优势,当时在我们的计划中,“八爷“可是要与F-22战机一决高下的。

在歼-8战机刚刚诞生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模仿并放大了米格-21战机,这个完全是不懂军事的。但是,到了歼-8II时代,我们战机的气动布局完全不一样了,用开挂来形容歼-8II战机的气动布局变化也不为过。提到歼-8II战机的设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顾诵芬院士,时任歼-8II战机气动设计组的组长。其实早在歼-8II战机项目开始之前,顾涌芬就已经在气动布局领域耕耘了20年时间。顾老对歼-8II战机的气动布局设计,真是用尽了心思。

首先一点,歼-8II战机从歼8战机的机头进气进化到了两侧进气。看似简单的改一下位置,其实里面的门道是非常多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使用机头进气,只不过是用调节进气锥来改变气流量,但是,到了两侧进气时,必须考虑附面层的气流问题了。而在这点技术上,当时我们是一片空白。从表面上来看,歼-8II战机好像只是加了一个附面层挡板,简单地隔离了一部分附面层的气流。但其实真正的情况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附面层挡板,与普通战机上的设计不一样,它的位置比进气道的高度要高出不少。

而且歼-8II战机的进气道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方形设计,而是采用了渐变设计。大号附面层隔板,外加渐变进气道的设计,让空气减速能力进一步降低,对于歼-8II战机的高速飞行扫清了障碍。其实这个是没有办法的,我们的发动机落后,就必须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来弥补发动机功率不足的问题。发动机不给力,那就拿气动布局来凑,歼-8II战机设计的“小心思“就体现出来了。

歼-8II战机的发动机喷口周围,也加上了一个小型扰流板,可以挡住水平尾翼产生的气流扰动。所以,歼-8II战机发动机气流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也就让战机能相对操作起来更加容易。其实这个设计是独具特色的,一直到今天的歼-10和歼-20都在使用。

当然,在改进潜力上,歼-8战机可以改进楔形进气道,毕竟现在的科技发达。就像今天的歼-20战机一样,歼-8II战机的进气道也可以改成DSI进气道的样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隐身性能,更为关键的是,不会因为进气道的改变而影响气流进入发动机,并且还能保留随时灵活调整进气量的功能。所以,歼-8II战机的进气道设计,是非常前卫的,一直到今天也能被称为经典之作。

但是毕竟这是一款顶多二代半战机,目前歼-8家族最先进的型号是歼-8F了,航电和雷达系统进行了升级,发动机换装了更加先进的WP-13B发动机,武器换上了PL-12中距空空导弹,可以说有了很大提升,毕竟PL-12中距空空导弹是我国三代战机的标配,具备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可以说歼-8F真正具备了超视距攻击能力,该机还具备对地攻击能力,有着3代机部分的影子。除此之外还有用于侦查的歼侦-8F,还有歼-8G,歼-8G换装了更加先进的WP-14发动机,可以说,歼-8系列的战机已经该到了极致。

目前的这些改进型,完全可以用了,毕竟我们还有一大批三代/三代半战机,比如歼-10、歼-11、歼-16,这些先进的战机和歼-8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与其花大的价钱再去对歼-8II战机的气动布局再改进也没什么意义,毕竟一款原本属于二代机家族的战机,改装的潜力已经没有什么了,毕竟眼下改进型已经够用了,未来随着更加先进的战机诞生,歼-8家族的飞机会越来越少,逐步被更加先进的战机所替代。不过目前的歼-8F战机是可以做出口的,之前在航展亮相过歼-8T,也就是歼-8F的外贸版本,特别是装备一些小国的空军,这款战机是完全够用的。

为什么我国早期从苏联进口的苏27己退役,而自己生产的歼7还在空军服役

苏27战机已全部退出我空军战斗序列,而很多军迷朋友对此感到不解,因为中国现在依然有上百架歼7、歼8的二代机服役,为何作为三代机的苏27却要退役呢?而这种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苏27入役中国空军的时间已超过25年,在最初的使用过程中承担了较多的训练和作战任务,使用强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从2009年开始就出现了苏27战机由于寿命将近不得不面临停飞的状况。而苏联早期的苏27由于要突出其优秀的飞行性能,在设计和制造苏27时,对机身进行了减重处理,因而导致了机体的结构强度有所下降,在超音速飞行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大的过载机动,因此其寿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据统计,当时的苏27战机的寿命还不足3000小时。

而对于我国在本世纪初还对歼7、歼8有过一定数量的生产,专门用于飞行学员的训练和执行一些低强度的作战任务,在雷达和机载航电系统甚至比苏27还要先进,况且中国后续还要有大量的飞行员需要培养,这些机型能够很好的发挥余热,同时在使用成本上远没有三代机昂贵,因此自然不会很快退役。

近几年来,我国在苏27战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已衍生出了歼11系列战机和歼16战机,其作战性能更是远超苏27,在大量新机列装入役我军的同时自然要有老旧机型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也是我军现代化战机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中国空军已有上千架三代机,为何歼7还在用

2019年新年,空军发布一个贺岁视频,一个四五十岁的老飞行员在讲述歼-7战机与三代机的空战战术。歼-7以多打少,连续突破对手远距、中距导弹攻击,最后通过近距格斗杀敌。这个视频引起了广大军迷的热议,过年了,明明有1000架三代机振奋一下人心,可就要弄个老飞老机给大家拜年,目的性十分值得推敲。

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空军已经形成以四代机为拳头,三代机为骨干的强悍空中力量,但二代机并没有完全淘汰。目前,歼-7、歼-8等早期型号已经基本退出现役,歼-7G、歼-8ⅡD等后期型号还有大量服役。2018年拜年的是歼-8ⅡD,2019年拜年的是歼-7G,飞行员一直没有因为飞机性能落后放松训练,求战求胜欲强。

歼-7E/G性能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落后,双三角翼气动布局,配备脉冲多普勒雷达与推力更大的涡喷-13发动机,可以挂载霹雳-8空空导弹,其横转角速度达到三代机的水平,具备了部分三代机的作战性能。如果与三代机编队作战,完全可能在近距格斗中击落对方的三代机。事实上,多年来,在我们还没有拥有大量三代机的时候,歼-7一直在探索与对手三代机交手的战术,贺岁视频中飞行员所言完全是事实。

歼-7战机气动布局属于典型的二代机,追求高空高速,低空低速稳定性较差,加上机械传动控制舵面,比较难操纵。如果说二代机是手动挡汽车,那么三代机就是自动挡汽车,二代机飞行员改飞三代机是比较容易的。从这方面看,歼-7战机还承担了培养飞行员与保持飞行员技术的重任。

三代机的单价很高很高,少则两三亿,多则五六亿,一架歼-7也就与两三枚制导弹药的价格差不多。从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双重指标看,技术成熟的、廉价的歼-7战机仍然有它适当的位置。

歼-7E/G大概还有10左右的使用寿命,到时捍卫祖国天空60年的“七爷”将光荣退休。

歼8战机飞行的时候是否总是昂着头为什么

歼-8,是沈飞的杰作,俄系第三代歼击机,是“双2”指标型,即飞行速度2马赫,实用升限2万米,事实上是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

即便是俄系第四代、第五代歼击机,包括美标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也很难达到歼-8的“双2”指标,歼-8可谓一骑绝尘。

现在,战斗机飞行速度大都在1.6-1.8马赫之间,实用升限在1.6万米-1.8万米区间;尽管有个别机型能飞2倍音速甚至以上,但实用升限却远远达不到2万米的高度,这是歼-8最牛叉的地方,也是战时凭借高速居高临下,用空空导弹爆揍对手的有力之处。

但高空高速战斗机,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那就是低空飞行性能极差,不是一般的差,飞行速度慢下来,就有可能造成失速状态,对战斗机飞行非常不利。

为了保持在中低速飞行状态的安全,歼-8之类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就会将机头拉起,与水平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保持机体有足够的升力,不至于造成失速的不利态势。

因此,在战机通场,或航展时的低速飞行表演中,吃瓜观众就能看到歼-8之类的战斗机机头翘起的飞行状态。

高空高速的战斗机,都是这般飞行状态,就是为了防止低速飞行时进入失速状态,战斗机不小心掉下来。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为什么国产的PL-10格斗弹只在歼10和歼20上见到,歼11系的飞机就没有呢

简单地说,挂架不兼容。

目前歼-11,15,16的空空弹是PL-8(格斗弹)和PL-12(中距弹)。而歼-10,歼-20的弹是PL-10E(格斗弹),PL-12。

PL-8是以色列的怪蛇3发展而来的,弹径也是国际主流标准的160mm弹径,大多数三,四代机的格斗弹挂架都可以挂载这个直径的弹。而PL-10E是一款完全国产的弹,弹径不同,采用的是国标,为203mm的弹径,与国际标准完全不同。所以由Su-27发展来的歼-11系列战机的格斗弹挂架挂不了PL-10E。

比如图中这架歼-11,挂的就是PL-8II。如果要挂PL-10E的话,挂架得修改。但是Su-27系列战机的翼尖挂架本身还兼具翼刀的功效,可以限制机翼的展向气流,修改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沈飞也就没有修改这个翼尖挂架。

所以你能看到歼-15挂的也是这个PL-8。

PL-8算是一款老弹了,技术上划归为第三代空空导弹,性能上要比俄罗斯的R-73略好,但是不比AIM-9X与PL-10E,是目前中国空军最主要的两款格斗弹之一,在歼-8,歼-11系战机上装备,2010年前也装备在歼-10A上。

如今似乎也能在一些歼-10A上看到PL-8,但是更多的还是PL-10E,而歼-10B/C挂的基本都是PL-10E了。

不出意外的话,PL-10E应该是最粗的一款格斗弹了。对比一下,旁边的SD-10A可是中距弹啊,也不见得比PL-10E粗多少。弹径大的好处是导引头,战斗部都可以做得更大,发动机也一样,最终导弹的性能会更好,只是重一些。土鳖对于空空弹一直都更喜欢大战斗部,所以搞出PL-10E这种东西一点都不奇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