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教育教师资格/招聘考试初中信息教学设计:《文件夹的管理》-psp游戏放在哪个文件夹

一、教学对象

对于偏远农村地方的初一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才刚刚接触到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对计算机还有一定的神秘感。《资源管理器──文件夹的管理》是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之一。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夹的各种操作。这些新知识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将新文件夹比喻成书包,将磁盘比喻成柜子,将文件比喻成学生的作业本,将文件夹名比喻成在书包或作业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子。用“巧喻激趣”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并将其转化为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文件夹”的概念及对“文件夹”的创建。

2.能力目标:能较熟练地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各种文件或文件夹,同时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文件或文件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看待事物的观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4.德育目标:利用计算机能够管理软、硬件资源的功能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文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及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总体安排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1、课时安排:由于在偏远农村孩子的家里几乎没有计算机,大多数又是刚刚接触到计算机。因此本内容的教学建议5课时。2、教师始终将书包和“文件夹”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不断加强对“文件夹”的理解,以及进一步理解计算机是如何管理文件夹的,从而慢慢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文件夹的树型结构图”。3、用课件的形式将书包和“文件夹”、作业本和“文件”以及各种操作做个对比,可以使学生从直观上进一步理解“文件夹”的概念。4、每学完一个问题与任务,就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文件夹”的操作。5、在学生自由练习时,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同时让学得好的同学自由下机去辅导那些还不会的学生,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6、学生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

四、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导入新知

师:对于我们每一位同学来说,必须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书包。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得背它,用它装书、装作业本、装铅笔、钢笔等等。我们用书包来管理和整理我们的学习用具。计算机中“文件夹”是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它是计算机的“书包”。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在计算机上买一个“书包”──创建“文件夹”。

[教学体会]“书包”是学生很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把“柜子”比喻成“驱动器”,把“文件夹”比喻成“书包”,它的最大好处在于学生对“文件夹”的理解很容易。

2.问题与任务

(1)如何在桌面上放一个书包──即如何在桌面上创建一个文件夹。

(2)如何在一个书包上贴一个人的名字的标签──即如何对文件夹进行重命名。

(3)如何在一个柜子里放一个书包──即如何在一个驱动器下创建一个文件夹。

(4)如何在一个书包里再放一个小书包──即如何在文件夹中创建文件夹。

(5)如何在复印一个文件,并把复印件放入一个书包中──既文件夹的复制。

(6)如何进行剪报的操作──即如何移动文件夹。

(7)如何扔掉不用的作业或小书包──即文件夹的删除。

3.情节贯穿,化解难点

(1)如何在桌面上或在柜子里放一个书包──即如何在桌面上或在驱动器中创建一个文件夹;如何在一个书包中放一个小书包──即如何在一个文件夹下创建一个文件夹

教师拿一个书包,向学生提问如何在桌面上放一个书包?如何在一个柜子里放书包。学生回答:先打开柜子或书包,然后向里面放书包,或直接放在桌面上。

教师说明:同样,我们在计算机里创建文件夹,就好比放书包一样,必须先找到要放书包的桌子或柜子,然后打开它们,再放书包。在计算机中创建文件夹(即放书包)的方法是:文件→新建→文件夹。教师演示完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

(2)如何在一个书包上贴一个人的名字的标签──即如何对文件夹进行重命名。

教师设问:假设在你们班中所有的同学都买完全一样的书包放在桌子上,你能找到哪个是你的书包吗?如果不能,应该采用什么最简单的方法把这些书包区分开呢?引导学生说出在书包上做出不同的记号。

教师说明:同学们在自己的书包上做上不同的记号,就可以区分各自的书包了。在自己的书包上做上不同的记号就相当于对文件夹进行重命名。接着老师具体演示如何对文件夹进行重命名。教师演示完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

(3)如何复印一个文件,并把复印件放入一个书包中──既文件的复制(通过复制、粘贴操作完成)

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复印过东西了没有(有的可能说复印过,但有的可能说没有复印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用实物演示一遍“复印”的过程,并告诉学生,复印的结果就是有了两个内容和外貌都完全一样的文件。我们把原件放回原处,复印件放入另一个书包。这样的操作在计算机中称之为“复制”,“复制”的结果也是有了两个外貌和内容完全一样的文件,我们把它放入另一个“书包”。“复制”文件的前提是学会把文件选中。就如同我们在复印文件时把原文件拿在手里一样。教师再演示如何选中文件(单个文件的选中,多个连续文件的选中,多个不连续文件的选中,撤消选中),然后让学生练习选中文件的操作。教师再设问:我们能不能把两个外貌和内容完全一样的文件放在一个书包里呢?学生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教师可以问问他们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教师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两个外貌和内容完全一样的文件放在一个书包里,但在计算机中是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它不允许在一个文件夹中出现两个文件名相同的文件存在,不然它会提醒你有关出错信息的。教师演示在计算机中如何复制文件或文件夹,演示完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

师:既然文件能复制,那么文件夹能不能复制?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4)如何进行剪报的操作──即如何移动文件夹(通过剪切、粘贴操作完成)

师:同学们,你们剪过报了没有?学生回答几乎都剪过报。

师:有谁能说说你剪报的步骤。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剪报的步骤,并且剪报的结果是文件从始至终只有一个,而不像“复印”有两个外貌和内容完全一样的文件,从而引出在计算机中“移动文件的操作”,在计算机中文件夹的“移动”的结果也只有一个文件,而不像文件夹的“复制”的结果有两个同名同内容的文件。

教师演示文件夹的移动操作。教师演示完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

师:既然文件能移动,那么文件夹能不能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5)如何扔掉不用的作业本或书包──既文件夹的删除(通过自学来完成)

师:同学们,你们教室的后面都有一个垃圾箱,它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但有哪位同学说说你扔垃圾(例如作业本或不用的书包)的步骤,及如果你认为被扔掉的垃圾还有用,你又是如何把它找回来的?对于这一点,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在计算机中的也有垃圾文件(夹),我们该如何把它们扔掉呢?请同学们自己完成屏幕上的作业。

五、总结要点,理出文件夹的树型结构

教师进行总体总结,以课件(还是以柜子、书包、作业本作比喻,以及借助每节课给学生布置的任务)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文件夹的树型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件夹”概念的理解,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绘制出一幅“文件夹树型结构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六、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综合练习题设置如下:

(1)在E盘上创建以下文件夹:abc bcd def。

(2)在bcd中创建以下文件夹:ddd eee fff。

(3)将D盘DOS文件夹中的前15个文件复制到eee中。

(4)将eee中的第3个到第7个文件移动到def中。

(5)将fff改名为你的名字。

(6)将abc移动到def中。

(7)在D盘中创建文件夹:你的名字,并将eee及其中的处于偶数地位的文件复制到这个文件夹下。

七、教学后记

“文件夹”的操作是一项比较机械而又不易理解的操作,其实际操作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实施教学,穿插教师讲解、课件演示、学生实际操作和学生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度。“知这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恰当、巧录用地运用比喻,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又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

天一教育教师资格/招聘考试初中信息教学设计:《文件夹的管理》

天一教育教师资格/招聘考试初中信息教学设计:《文件夹的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