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意义,创业与就业的区别

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意义,创业与就业的区别

  以“后浪入海,先就业or先创业?”,为主题,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主办的青年辩论会今天在网上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和嘉宾通过互联网聚集在一起。在90分钟的节目中,双方的争论激烈碰撞,嘉宾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此次活动是联合国驻华系统和腾讯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中国青年对话未来”系列活动之一,活动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邀请中国青年畅所欲言。

  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在线招募始于6月初,8名背景各不相同的青年代表在30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形成了正反两面,接受了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大学讲师的个人教练培训,最终在辩论比赛中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观点对抗。除了八名年轻辩手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经济学人大中华区总裁刘倩,青腾大学校友兼思维造物董事长兼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和节目制作人兼主持人姜思达作为嘉宾被邀请参加评审,CGTN主持人田薇是主持人。

  受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和冠状病毒疾病叠加的影响,2020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历史上“最艰难”的毕业季节。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的第一选择,已经成为毕业生不得不选择的人生话题,也将深刻影响年轻人未来的工作理念和方式。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教育部表示,今年全国有874万高校毕业生,将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积极鼓励毕业生从事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领域的工作,同时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鼓励毕业生参军。7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创新,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

  在当今时代,年轻人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就业不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个人的人生道路,还要考虑环境、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方向。联合国在2015年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目标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和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无论哪种选择,都可以在不同维度上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从现在开始,年轻人需要着眼未来,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今天辩论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人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但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取决于全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可持续未来。因此,我们还必须考虑我们每个人如何能够帮助实现这一集体未来。这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

  作为一名视障青年,就业方一辩何松璋也曾尝试在学校创业,但艰辛让他坚信下海后应该先就业。作为全场第一个发言的辩手,他指出:“浪入大海之后,不仅仅是求职,而是机械地做一个螺丝钉。刚下海的波浪先就业,从宏观上看,可以为社会培养更成熟的人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调查,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0%。他说:“我想成为波浪中的波浪,却被大浪带进了大海。”

  创业方一辩王湖葩从机会成本和抓住机会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她认为创业的最佳时机是波涛汹涌的时候。同时

  ,关于创业的目标,身为公益项目创业者的她表示:“我们之所以要创业,是来自当下迫在眉睫的社会需求,是为了给更多的就业者提供机会,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一起变得更好!”

  在硅谷“创业式就业”的就业方二辩沈赫赫认为,先就业再创业,可以让年轻人以更好的状态进入社会,更好地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自北大的创业方二辩夏铁木对此进行回应,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分析了“先创业”这条道路的意义,认为先创业更有利于青年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有助于毕业生把握时代机遇。

  就业方三辩胡启元接着犀利地指出:“后浪没有见到过世界,以为世界很美。”曾在联合国总部实习的她现在从事媒体工作,因此见到太多创业失败的案例,她认为这其实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目标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相悖的,青年群体需要更加慎重地权衡。

  而创业方三辩童钰文则跳出个人利益的局限,以自身创业经历来证明创业可以帮助其“争夺属于我的话语权,表达我对这世上所有不公的愤怒、对微小善意的感激”。她拒绝大厂和顶尖商学院的录取,决心创业,就是为了帮助她“向这个养育了我的社会提供就业,带来人与人之间宝贵的联系”。

  在接下来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二、三辩选手互相攻辩、你问我答,观点碰撞当中金句频出。

  例如,童钰文指出:“创业教会了我们努力有收获,就业教会了我们特色形式主义加班”,以及来自沈赫赫的质询:“大部分的后浪创业其实是失败的,但是失败的创业对于个人和社会有创造出来多大的价值?”

  精彩纷呈的辩论让现场嘉宾和观察团听了个过瘾,针对前四个环节的辩手发言,白雅婷、刘倩、罗振宇和姜思达四位嘉宾分别进行了点评、给出中肯建议。

  最后的总结陈词环节,创业方四辩张超凡选手用激情澎湃的总结再次强调己方立场,以自己一出生便失去左臂、却最终创立了超凡梦想公益基金会的经历为例,她说:“人生最大的破产是失去对于生命的追求和热忱。作为后浪的创业者,他们利用一切的有利条件大胆地闯、勇敢地试,甚至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可以更好地转危为安。”

  比赛以就业方四辩李怡达的总结划上句号。目前在悉尼大学攻读研究生的他更希望平凡岗位的价值也可以被看到。“每一个人的个人价值都是不同的,每个个体都是多元的,”他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把道路越走越宽,所有的有梦想的人到最后都能够抓住自己的梦想,这个才是可持续发展。”

  正式辩论赛结束,两位高校指导老师为各自的队伍进行了最后一轮拉票。通过对比辩论赛开始前及结束后双方的支持率变化,支持率上升的创业队最终获得了胜利,包括获胜队伍在内、16名通过海选进入半决赛的青年代表都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感谢证书。

  嘉宾们在活动开场分别将自己代入回到“后浪入海”的时刻、分享自己的故事、思考与选择,在活动的最后,四位嘉宾及主持人也纷纷为当代青年们送上寄语,给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刘倩

  经济学人大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我们之前说的好好学习这句话,我想再次送给你们。因为对于你们现在来讲,最主要的就是好好学习,让自己将来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所以选择是我想送给大家最后一个词。

  青腾大学校友/思维造物董事长/得到App创始人

  这个顺序不对等的。我见到过太多先就业再创业的人,但是我没有见到过先创业再回去就业的人。所以我最后一个寄语——如果想创业,非常好,但是身后的门出去就关上了,走到那么广阔的天地你回不去了。

  罗振宇

  姜思达

  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无论就业还是创业,我们总会在这个命题上面忽略生活当中另外特别重要的部分。所以说大家在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创业的时候,你要想像一种幸福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状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我们谈了非常多的选择,其实很多选择都是基于背景的,我们中国有4.39亿青年,其实意味着有4.39亿个不同的情况和4.39亿个不同的选择,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还想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也契合每一位选手的观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白雅婷

  田薇

  CGTN主持人

  只要你是一朵愿意勇往直前的后浪,就会找到自己的海洋,而且有机会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青年们无论就业还是创业

  都能在其中感到幸福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推动世界面向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量太大需要消化?

  点击小程序立刻观看回放↓

  In Case You Don't Know...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联合国最大的全球发展网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世界范围内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致力于减少贫困、消除不平等,实现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协助各国优化政策制定、增强协作能力与制度建设能力,并提高各国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十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合作推动不同历史阶段的优先发展领域,始终走在发展工作的最前沿,与中国并肩携手,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并通过与中国的全球合作在世界范围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