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关系之默爱改名字|父子关系之默爱百度网盘

父子关系之默爱改名字|父子关系之默爱百度网盘

电影《法官老爹》,讲述了事业有成的精英律师汉克与父亲之间,从严重情感隔阂的对立状态,到最终和解的故事。

汉克与父亲的关系二十多年来始终是针锋相对,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汉克也从不回小镇的家,不与父母联系,与兄弟感情疏远。

就在汉克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过下去的时候,母亲突然离世,这让汉克不得不回到那个让他极度排斥和不屑的家乡小镇。

不出汉克的预料,父亲见了他,依旧冷漠、充满距离感,这让汉克无所适从。

父子关系的转机则出现在父亲被卷入一起涉嫌故意杀人的交通事故之后,汉克在给父亲做辩护律师的过程中蓦然发现,原来在父亲心中,自己才是那个最让父亲引以为傲的儿子。

这部影片再现了一种家庭现象: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难以避免地会呈现出一种轨迹:儿子在年幼时与父亲和谐相处,无比亲密;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开始发生冲突;甚至在成年后双方的势不两立。如果幸运,在父亲年老时,父子双方会走向和解;而有些父子,则是一种“似乎永远不能和解的状态”。

这种父子关系的变化过程,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描述为是一种“精神成长的历程”,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权威的认知从崇拜到超越的过程。

《法官老爹》剧照

男主角汉克,是一位专为有钱人打官司的职业律师,业务水平高超,精于辩护,只要对方支付得起高额的律师费,哪怕是罪犯,他也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帮其打赢官司。

当公诉律师质问他:“明知自己代理的委托人都是有罪的,你感觉如何?”

汉克以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答道:“没关系,无辜的人也请不起我。”

《法官老爹》片段

一个冷漠无情、金钱至上的律师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强势、咄咄逼人的职业律师,在面对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时,却显得非常无助、挫败、束手无策。

无独有偶,有一部国产影片《向日葵》,同样反映了对抗半生的父子,最终握手和解的故事。

身为画家的父亲,由于特殊时代的遭遇,被迫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在他发现儿子有绘画天赋后,便寄希望于儿子能够在绘画上能够有所成就,同时也可以弥补自己的人生遗憾。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严厉的要求与儿子的天性屡屡发生冲突。为了反抗父亲,儿子甚至用自残的方式弄伤自己的手,只是为了能够不再画画。

进入青春期,儿子早恋,父亲又强势干预,生生拆散了两个年轻人。

儿子步入中年,终于成为了比父亲还要厉害的画家,但此时父亲又逼儿子早点生孩子,冲突再次发生在父子间。

父子二人对抗半生,最后,父亲以留书出走的方式,向儿子诉说了自己的人生遭遇和内心对儿子的爱。此时,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虽与父亲再没见面,却在心中与对方和解。

可见,父子关系的这种变化历程和纠葛,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是很多家庭中必然会经历的情感历程。

《向日葵》剧照

最初的和谐:源于对权威的依恋和崇拜

当汉克接到自己母亲去世的消息时,他不得不回到那个长久以来一直被他厌弃的家乡小镇。还是熟悉的景象、熟悉的小镇居民。

从到家的那一刻起,他就显得与这个家格格不入。汉克对哥哥说起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他和别人拥抱,却和我握手。”

他与父亲之间关系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汉克也曾尝试靠近父亲,但父亲还是用他那充满了距离感的话语来拒绝汉克。对此,汉克沮丧地跟哥哥抱怨到:“这个家跟毕加索的画一样荒唐!”

《法官老爹》剧照

可是,即便汉克如今与父亲的关系势如水火,但他们也有过美好回忆。时至今日,汉克依旧会回忆起儿时与父亲一起出海钓鱼的情景。那是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但与如今剑拔弩张的父子关系对比起来,这段美好的回忆反而让汉克更加痛苦,他也不明白为什么父子二人的关系会走到如今的状态。

《法官老爹》片段

每个男人在他还是小男孩时,都曾与父亲拥有过这种和谐融洽、亲密无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年幼孩子来说,父亲是那样的高大、无所不知,能够解决自己面临的一切问题。因此,在孩子眼里,父亲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一般的存在。在这段时期,

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引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弗洛姆

儿子对父亲也是极度依赖,父子之间构筑了一段“原始的和谐”时期。

就如同汉克与父亲,也曾无比亲密,无比快乐。

《法官老爹》剧照:年幼时的汉克与父亲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这时,一个人逐渐强大的自我意识与父亲这个权威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是一种“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这种意识的觉醒,让父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几乎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冲突的缘起: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汉克与父亲的关系开始出现变化,由从前的和谐融洽,进入到了对立状态,汉克显示出这一时期很多青少年都具有的特质:渴望做自己、叛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视父亲为神一样的权威。

叛逆心理,是指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刷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龄特征,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阶段(12-18岁),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求独立的意识逐渐增强,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家长的指令和要求是多余的,为了表现出这种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就会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批判和逆反的态度,通过叛逆的形式来提醒周围的人(特别是家长)他们已经长大,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

由于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自我意识不相符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并且具有对立性质和否定性质的心理倾向。

汉克的青少年期也不例外,他从一个父亲观念中的“乖孩子,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叛逆、鲁莽”的大男孩。他也因此承担了巨大代价——他酒后驾车,出了车祸,导致与他同车的哥哥受伤再也无法打棒球,而汉克的哥哥原本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棒球手。这个事故让汉克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心痛和愧疚,也成为全家人都不能碰触的伤口。

《法官老爹》剧照

西方青少年心理学研究先驱G.S.霍尔认为: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暴风骤雨”的时期,其间青少年的躁动、变幻无常、反抗等是人类种系进化史上“激情与进刷”的充满内外冲突的浪漫主义时代的复演。亲子间的冲突与不和谐是个体发展历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且会随着个体发展进入下一阶段而自然消失。

这个时期,如果父亲还是通过依靠权威的管束和严厉惩戒来树立威信,是无法换来子女的接纳的,对立就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做了一辈子法官的父亲,面对这个时期儿子的叛逆,不知应该如何应对与沟通,还是下意识地试图用父亲的权威来管教儿子。但他不明白的是,站在他面前的,已经不是那个无条件认同于权威的小男孩了。只要儿子在不断成长,父亲的权威必然会受到挑战,父子间很容易形成对立关系。

“爱的本性”:强烈叛逆的表象下,隐藏着寻求父亲认同的深层动力

但是,在汉克倔强对立的外表下,他真的就不在乎父亲的态度吗?

不,他特别在乎。

父亲是法官,汉克就考法学院,而且是最好的法学院——西北大学,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认同,但父亲居然都没有参加他的毕业典礼。多年之后,即使已经功成名就的汉克依旧对此耿耿于怀。

《法官老爹》剧照

当父亲指责汉克为什么多年以来从不回家看看的时候,汉克愤怒地说出了积压在内心的委屈。他无法释怀的是,父亲宁可替那些陌生人的改变感到骄傲,却都不肯对自己的改变和成绩表达作为父亲的骄傲和荣耀。

《法官老爹》剧照

汉克不是不在乎,他恰恰是太在乎了。在这些怨言的背后,是一个儿子渴望从父亲那里得到关注、却求而不得后的沮丧和愤怒。哪怕汉克已经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但在他内心深处的那个小男孩依旧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注和认可。

为什么在叛逆的外表下如此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同?这是源于人类“爱的本性”。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以恒河猴为对象,开始了一项叫做“爱与依恋”的实验。

他在小猴刚出生时就把它与母猴分开,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而笼子中放了两个分别用绒布和铁丝做的假猴子来替代真的母猴。其中, “铁丝母猴”胸前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按照哈洛的说法,它们“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

通过实验观察,这些幼猴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没有乳汁的“绒布母猴”。只有当感到饥饿时,幼猴才会爬到“铁丝母猴”身上吃奶,但只要一吃饱,它们就迅速地回到“绒布母猴”的身边。

实验中的幼猴

接下来,哈洛把一些能够制造巨响、造型可怕的机器人放进笼中,幼猴被面前的“怪物”吓得大惊失色,并毫不犹豫地奔向“绒布母猴”,用尽力气抱紧,就像是能从“妈妈”身上得到保护和安慰一样,幼猴们都慢慢平静了下来。也就是说,这群小猴子竟然对不产奶的毛巾产生了依恋。

实验中的幼猴

在1958年,哈洛根据恒河猴的实验结果,发表了一场叫做“爱的本性”的演讲,提出“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相对于提供生存保障的食物,温暖的爱抚更重要。

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不是心中有爱就够了,亲情的表达,更需要温暖的双手、怀抱或亲吻。

很多做了父母的人,在头脑层面都明白要给孩子“爱”,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他们往往将严厉的管教、用家长的权威去约束孩子理解成是“爱”,缺乏肢体和言语上的鼓励、温情的沟通。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无法在这种严厉的、缺乏温情的互动中体会到爱,甚至还会误解成自己不被爱、被“遗弃”了。

《法官老爹》剧照

包括汉克的父亲,他误以为只要自己内心爱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就应该理解自己。

学会表达爱,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

在父亲卷入的具有谋杀嫌疑的案件中,父亲给出的认罪理由是受害者侮辱了自己已经过世的妻子。

但辩护过程中,汉克意识到事情的反常之处。此次案件中的受害者,二十年前就已经是有前科的少年犯,当时就是父亲审理的这个案件。汉克发现,身为严厉法官的父亲,一向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当年却对此人网开一面,这不合常理,不是的父亲的行事风格。

《法官老爹》剧照

汉克问父亲为什么要对那个罪犯如此宽容?就是因为父亲的那一次宽容,导致后面发生了更大的悲剧。

父亲的回答竟让一向巧舌如簧的汉克无言以对。

《法官老爹》剧照

父亲是深爱汉克的,当年父亲在那个少年犯身上看到了少年汉克的影子,他把对儿子的维护和爱,投射到了那个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少年犯身上,希冀着如果是自己的儿子遇到了类似的麻烦时,也能有人像自己帮助这个少年犯一样帮助自己的儿子。至于后来少年犯被释放后,所造成的更严重的犯罪,这却是父亲始料未及的。

父亲把对汉克的这份爱隐藏在严厉无情的外表下,让汉克误以为父亲对待那些假释犯都要比对待自己宽容,以至于父子之间误会日深。

影片的最后,父亲终于说出了深藏多年的真心话:在他心目中最优秀的律师,就是自己的儿子——汉克。

《法官老爹》剧照

那一刻,汉克释怀了,与父亲对立半生,他一直渴望得到的来自父亲的认同和爱,是一直都存在于父亲心中的。只是,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时,父亲才终于说出口,不得不说这也是种遗憾。

就如同在电影《向日葵》中,儿子也是在父亲年老离家后,才开始真正理解了父亲。

影片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汉克是否选择回到家乡子承父业,交由观众们自己去遐想。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汉克与父亲和解了,与生活和解了,更是与自己和解了。

《法官老爹》剧照

没有任何事情是我们天生就会的,爱的表达也同样需要学习。黑格尔早就指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作为家庭中的权威和力量,父亲给予孩子指引和支持,但在展现力量的同时,更要明白孩子对于“爱的本性”的渴求,只有这样,父爱才会被孩子理解和接纳,并真正感受到来自父亲对自己的支持和肯定,父子之间才会建立起深刻且坚定有力的爱的联结。

不要再让理解只能发生在没有机会表达爱之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