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历史意义:唯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最可靠,最有生命力,最能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遵循这些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和睦相处,违背这些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考点一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过程:
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
②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③最终定型:1955年亚非会议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指: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异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③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万隆精神”)。
①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②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实现: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3、中美关系正常化
进程:
时 间
事 件
意 义
1971
美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
尼克松总统访华
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标志着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影响:
①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2、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①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②2001年,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性质)一一“上海合作组织”
模式: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意义:对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