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平台崛起重构互联网格局

次平台崛起重构互联网格局
过去三年新浪微博和奇虎360的崛起,原本腾讯、百度、淘宝的铁板变成了三大巨头加两个小平台几近垄断的格局。随着用户注意力从PC向移动互联网转移,互联网流量增速放缓,流量入口的铁板渐近合拢,变数越来越难了。 2011年百度联盟、阿里系、Google的流量获取成本都是十几亿,三大联盟均分天下站长;2012年淘宝TAC达到30亿,腾讯打开流量池广点通异军突起,百度流量获取成本大幅增加,移动分流2成流量,中国互联网的流量结构彻底改变了。 已拥有入口的网站开始从广泛获取集流量、抢夺入口,转向深度商业产品挖掘、流量变现。从单纯的入口到发展中间页等次平台,从纯线上业务演进到满足用户原本在线下解决的需求。 巨头做成平台,但它无法在每个领域亲力亲为,会在每个细分领域寻找合作伙伴,一方面,让它们帮助自己把服务做得更全;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深入,越来越多的线下业务搬上互联网,巨头无法实现从线上高利润、轻业务到线下利润低且人力密集型下沉,不得不需要次平台帮其完成闭环。 例如去哪儿网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已然是一个平台了,但对于百度这样的综合性平台来说去哪就是一个垂直领域承接百度机票、酒店等旅游搜索流量的次平台。 次平台是个相对概念,可以但不局限是垂直网站,也可以是多个垂直品类的组合的小综合,比如招聘、租房、生活信息等58同城的生活类信息对百度来说就算次平台。 次平台的本质是指从百度或腾讯这些大平台挖掘流量倒到自己平台,经过自己平台加工、细分之后再倒卖出去给终端。大家会搜7K7K的坦克大战游戏,这7K7K对用户就有次平台之意,对百度就是中间页。所以对百度腾讯和微博之类的来说,58和美丽说都算次平台。 引用小小财神关于中间页的分析,次平台创业方向主要有两个: 1. 解决用户对于商品/服务信息的信任感——买什么样的产品/服务是对的。 2. 提供用户对于商品/服务提供者的信任感——挑选的商家是价格最优惠,服务最好的。 互联网的实质是获取流量的价差生意。次平台从各大平台批发流量,加工、细分后再分批零售获取价差。例如在百度获取一个点击需要付50元,而搬家公司只能付得起10元但又想从外部获取电话,于是58同城等平台花50元从百度买入一个点击,再加工后卖给8个搬家公司,就可以赚取30元的价差。 决定一个次平台五个因素就是获取流量的成本(前面的50元一个点击)、销售能力(能否卖给8个客户,如果只卖给4个客户就亏本)、售价(每个点击能否卖出10元)、转化率(能否将上游1个点击转化成下游10个点击)、非购买流量比例。其中流量成本和售价由市场决定,销售能力、转化率、非购买流量比例是由次平台的运营能力决定。 原来的互联网入口平台都是纯互联网生意,搜索引擎等不用涉及任何服务和商业的流程,但是次平台很多要控制和管理流程,需要卷入到线下商品、服务和商务流程,但要依靠互联网的产品和技术去解决,不要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例如通过UGC贡献内容的大众点评和安居客。 互联网入口垄断的铁板愈加严丝合缝,次平台们站在巨头的肩膀上,承接入口平台的流量,对接线下既有的产业链,利用互联网用户需求细分、深化、向线下实体生活延伸的趋势,完成了互联网巨头服务所完不成的闭环。他们重构了互联网的流量结构,在未来几年必将会出现大批细分领域次平台的优秀公司。 首发于网易科技,作者为Keytone凯旋创投VC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