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二十一岁中进士,宦海浮沉五十余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谈论起清朝,必然离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康乾盛世。作为清朝发展的鼎盛时期,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也是相对辽阔。
康乾盛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而当时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被称为清朝发展高峰期,除了统治者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之外,也离不开那些青史留名的贤臣们。
历史上多少的兴衰荣辱,王朝更替,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都证明了唯有重视人才,知人善用才能让国家变得强盛,而这一点,我们在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身上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便是康熙年间的一位名相,他曾是康熙的老师,甚至居住的住宅还被称为"皇城",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陈廷敬(1638年 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瑞,号说岩,是山西省泽州府阳城县皇城村人,出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8)。
陈廷敬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
二十一岁中进士,宦海浮沉五十余载,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历任康熙帝师,官拜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一生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陈廷敬自幼便聪明好学,颇爱研读文章,长大之后更是凭借着过人的才学成功通过科举走上了他的仕途。而在陈廷敬考中进士时还发生了一件对他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其实陈廷敬原名本为陈敬。
但因为殿试列榜时,还有另外一个顺天府的进士也叫陈敬,顺治皇帝就给泽州府的陈敬赐了一个"廷"字,以示区别,也由此看出当时陈廷敬得到皇帝的赏识之深。
而这个"廷"字也让陈廷敬如插上了翅膀一般,青云直上、鹏程万里,一生中共升迁28次。
清顺治十五年(1658)中了进士之后,陈廷敬也因为表现优异和能力的出众被选中担任翰林院内的庶吉士,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
一直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即位,陈廷敬又多了一份工作,那便是为皇帝讲课,官职也直接升迁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学士。
而陈廷敬也从此开始了他的帝师生涯,在任职期间深得康熙皇帝的敬重。在40岁时进入南书房,先后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
康熙二十三年(1684),陈廷敬时年46岁,授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也借此整治朝廷官员所存在的奢靡腐败之风,疏请改官钱以杜私铸,免铜税便民采矿,定朝廷服制,禁奢靡之风。
在选拔百姓的父母官—督抚官员时,以公心爱民勤政廉洁为准;严饬地方公开赈灾钱粮账目,杜绝污吏贪侵害民。
陈廷敬的功绩不仅是在政务上,在文学上也有着很大的贡献,他一生编著有多部书籍,主要的作品诗、文集有《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
他还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晚年奉康熙圣旨编撰了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和器重。
《康熙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
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是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也对如今的汉字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陈廷敬从政五十三年间,历经二十八次升迁,到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陈廷敬官升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值讲经筵。
当时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了,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深受皇帝赏识以及朝臣的敬重,成为了康熙朝的一代重臣。
康熙帝将陈廷敬看作为股肱重臣,曾给予他很多特殊的赏赐,而陈廷敬的府邸之所以被称为"皇城",就是因康熙皇帝曾两次下榻于此,故得名"皇城",坐落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原名为"中道庄"。
明清时期生活在这里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有多达38人走上仕途,而且大多政绩显赫,可以称得上是翰林世家。
如今,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其建筑的金碧辉煌、巍峨壮观以及标志性建筑河山楼的雄伟险峻都拥有着极高的建筑艺术美学价值。
它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至今,在山西皇城相府中依旧保留着许多与陈廷敬相关的故事和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