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和芈月是什么关系(历史上魏冉和宣太后是姐弟关系吗)

魏冉是芈月同母异父的弟弟,曾官拜相国之职,死后葬于封地陶邑,即定陶境内。其墓葬被称为安平陵,简称安陵。现在的安陵集村距离安陵堌堆遗址不到3公里,据说是为守卫安平陵而形成的一个村庄。

位于山东曹县西北韩集镇的安陵堌堆遗址是菏泽市众多堌堆中的一处,也是菏泽保留较为完整的一处堌堆遗址。

安陵是安平陵的简称,现在牡丹区大黄集镇还有一个叫安陵集的村庄,不论是安陵堌堆还是安陵集都和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秦相魏冉。

山东曹县安陵堌堆卫星影像图

安陵堌堆航拍图

安陵堌堆航拍图

对先秦时期那段历史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对魏冉不太熟悉,但是提起他的姐姐的名字一定听说过,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宣太后芈八子,影视剧中取名为芈月。

魏冉是芈月同母异父的弟弟,曾官拜相国之职,死后葬于封地陶邑,即定陶境内。其墓葬被称为安平陵,简称安陵。现在的安陵集村距离安陵堌堆遗址不到3公里,据说是为守卫安平陵而形成的一个村庄。

曹县鲁西南烈士陵园

曹县鲁西南烈士陵园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秦宣太后有两个弟弟,同父的弟弟叫芈戎,被称为华阳君,异父弟弟叫魏冉,后世称为穰侯。魏冉从秦惠王和秦武王时开始任职用事。

秦武王死后,魏冉立嬴稷为秦王,是为昭襄王。昭襄王即位,魏冉就升为大将军守卫咸阳。因为昭襄王年少,他的祖母宣太后辅佐朝政,魏冉成为秦国朝政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昭襄王长大后听从范睢的建议,不但废掉了宣太后,还免掉了魏冉相国之职,将他赶出了国都。魏冉只好回到他的封地陶邑,即现在的定陶一带。

魏冉离开咸阳去往封地的时候,“辎车千乘有馀”,可知他在咸阳期间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或许是没有从权势的渴望中解脱出来,魏冉整日忧愁郁闷,最终于秦昭王四十七年,即公元前264年死去。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魏冉的陵墓被称为安平陵,简称安陵。曾经恢弘气派的安陵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侵蚀后只剩下了一个堌堆,也就是现在的安陵堌堆遗址。

安陵堌堆简介

安陵堌堆

安陵堌堆简介

据资料介绍,河南安阳的邓州也有魏冉墓,并且在《大明一统志》和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中都有记载。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正确的话,邓州的魏冉墓应该是魏冉的衣冠冢,山东曹县的安陵堌堆才是穰侯魏冉的真正墓葬。

有关魏冉墓葬安陵的最早记载是在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提到了魏冉墓:

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亦封于陶,号曰穰侯,富于王室。范睢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封出关,辎车千乘,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

安平陵具体位置在哪里?《水经注》中的记载也有说明。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

《水经注》中关于魏冉墓的记载

意思是济水从安平陵南流向东北方向,经过定陶恭王陵的南侧。定陶恭王陵的具体位置现在还没有找到,但是前几年发现的定陶汉墓(王陵)据推测很可能是西汉丁太后的陵墓。

丁太后的丈夫就是定陶恭王刘康,所以刘康的恭王陵一定就在发现的定陶汉墓(王陵)周围。定陶汉墓(王陵)位于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王庄村南400米处,此地正是现在安陵堌堆的东北方向,距离安陵堌堆约8公里。

定陶汉墓

定陶汉墓

定陶汉墓

北宋时期的地理志史《太平寰宇记》中记载:

穰侯城,在县西北十七里,秦宣太后弟也。封于穰,亦(益)封于陶,故葬于此。

此处的县城是指北宋时期的曹州济阴郡治所,大体位置位于现在的曹县韩集镇堤上范村一带,安陵堌堆和堤上范村相距约8公里,位于堤上范村的西北方向。

安陵村、魏冉墓、定陶恭王陵、济阴城位置图,黄色线为古济水大体走向图

明万历年间《兖州府志》中的曹县图,魏冉墓位于图中安陵镇

明代以后的方志中均有关于魏冉墓的记载,比如明万历年间的《兖州府志》、清顺治年间的《定陶县志》、清康熙年间的《曹州志》《曹县志》、乾隆年间《曹州府志》等都能看到魏冉墓的记载,内容基本上相似。

《兖州府志》中关于魏冉墓的记载:

冉为秦相,亦封于陶,富于王室。范睢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国,故葬于此,世谓之安平陵。《水经》: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是也。冉堌之名,盖因此墓,而世以为冉子耳。

这段文字记载基本上参考了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关于魏冉冢的记载,有意思的是将现在的冉堌一名和魏冉扯上了关系,并且在以后的《曹州府志》等地方志中将魏冉墓的位置画在了现在定陶区冉堌镇一带。

大清一统志

清顺治年间的《定陶县志》中关于魏冉冢的记载就沿用了这个错误:

魏冉冢,《一统志》云在县境,徐广云王邵按行定陶即此。《水经注》云,濮水东迳秦相魏冉冢南,冉益封于陶,就封出关,卒于陶,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今有冉堌村。

这条记载不但将冉堌村和魏冉墓扯上关系,还将济水误作濮水。但可以肯定的是,魏冉墓的确在定陶境内。

《大清一统志》中记载的魏冉冢也在曹县冉堌村:

魏冉墓,在曹县冉堌村,世谓之安平陵。《水经》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按,冉为相,封于穰,益封陶。后免相就封邑,卒于陶,葬焉。

据史料记载,冉堌曾为三冉(冉耕、冉庸、冉求)的故里,原名冉山,后来山变成堌堆,故名冉堌。

明清和民国初年冉堌在曹县境内,归曹县管辖,1946年划归定陶县,即现在的菏泽市定陶区。所以,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记载的冉堌都是曹县冉堌。

安陵堌堆

安陵堌堆

安陵堌堆

现在的安陵堌堆比起曾经恢弘的安平陵缩小了很多,保留下来的堌堆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呈椭圆形。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安陵堌堆遗址上部是汉代文化堆积层,中部是战国时期文化堆积层,下部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

《史记》记载,魏冉在离开国都到陶邑前所带的财物居然装满了千乘辎车,因此在他死后陵墓中肯定有不少陪葬品,所以安平陵在历史上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无数次的盗掘,现在堌堆上还能看到多处盗洞。

安陵堌堆

安陵堌堆

安陵堌堆

1977年,安陵堌堆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5年,冀鲁豫第十专署为纪念在“9·27”反扫荡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在安陵堌堆附近兴建了鲁西南烈士陵园。

1988年1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5年8月被公布为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