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嘉庚学院获赠“救命神器”可用于抢救猝死患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文件系统

厦大嘉庚学院获赠“救命神器”可用于抢救猝死患者

厦门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杨波介绍AED的使用规范。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沈淑婷图/刘东华)昨日,厦门救心圈志愿者服务队(以下简称“救心圈”)向厦大嘉庚学院捐赠了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为“AED”)。今后,救心圈还将与嘉庚学院进一步对接,开展心肺复苏应急救护的相关活动。

“AED是一种便携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心室颤动,并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昨日下午,救心圈发起人、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林晨晖对AED进行基础讲解。随后,嘉庚学院老师、厦门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杨波模拟情景,介绍这一“救命神器”如何使用。

这台AED被放置在厦大嘉庚学院的体育馆内。该校体育教学部主任王惠说,这是学校人流最密集的地方之一,AED可以更好地保障师生及教职工参加体育运动。

据了解,这已是救心圈捐赠的第2台AED。近期,救心圈还将向集美行政服务中心捐赠第三台AED。

2017年12月,厦门救心圈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由医生、律师及热心人士组成,现已发展到60余人。成立至今,救心圈已开展12场公益讲座和6场AHA(美国心脏协会)急救知识培训,共有500余名市民接受科普或培训。

推荐阅读